專家料『危機回潮』金融衝擊擴散至美國

2018-10-13

【香港中通社10月12日電】美股道瓊斯指數、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連續兩日大幅下跌,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金融衝擊由新興市場擴散至歐洲再至美國,美股急跌將對美國強勢政策形成『倒逼效應』,全球貿易博弈的緊張局勢有望迎來緩和契機。

10月10日,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三』,道瓊斯指數、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單日下跌3.15%、3.29%和4.08%,國際金融市場風聲鶴唳,全球外匯市場波動加劇,大宗商品價格同步下跌,恐慌情緒迅速蔓延。10月11日,三指數繼續下跌,道指跌幅最大,達2.13%。

程實表示,今年特別是9月底以來的全球金融市場巨震,本質上是『危機回潮』的表現。2007年至2016 年,全球金融危機沿著『流動性危機到主權債務危機、再到貨幣危機』的路徑持續演化,震心從美國向歐洲和新興市場漸次轉移。行至2017 年,金融危機完成了金融風險『順序傳導』的過程,並迎來短暫的強勢復蘇。2018 年,地緣政治風險的風險釋放開始『逆序傳導』,其金融衝擊從新興市場向歐洲和美國循序擴散,漸次引致新興市場貨幣危機、歐洲經濟減速和美股美債變盤。

程實指出,從長期趨勢看,危機回潮具有清晰的內生邏輯,美股『黑色星期三』的到來驗證了這一長期趨勢,並意味著這一輪市場調整具有客觀必然性,短期內也難以迅速結束。美股的調整可能才剛剛開始,其他主要市場在風險偏好急劇下降和空頭氛圍加劇的背景下也面臨下行壓力。

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憶東則指出,近期新興市場危機與美國加息有關,危機會持續,反作用力會波及美國經濟及股市;美股盈利好,估值高高在上,一旦利多出盡後補跌,後果會非常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