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917號
2018年09月17日
星期一
未來中國鐵人三項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訪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秦建秋
2018-09-17
【新華社重慶9月16日電】 (新華社記者樹文、周凱)2018中國鐵人三項聯賽重慶站15日開賽,吸引了900多名「鐵人」前來挑戰。其中,多數選手來自民間俱樂部和團體,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近年來鐵人三項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一個小眾極限運動到越來越多愛好者參與,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以下簡稱「鐵三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秦建秋在重慶站比賽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樂觀地說:「再過一兩個週期,這個項目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秦建秋的樂觀源自協會實體化改革和近年來全民健身的巨大需求。秦建秋介紹,自2017年協會改革以來,擁有更多自主權的鐵三協會正在從賽事IP、青少年普及、體旅融合等方面全方位推動鐵人三項發展。
隨著馬拉松近幾年的大熱,部分馬拉松發燒友覺得不過癮,試圖進一步挑戰自我,鐵人三項成為熱門選擇之一。秦建秋認為,鐵人三項的魅力在於親近自然,挑戰極限但不單調,為了滿足群眾健身需求,中國鐵人三項聯賽2016年底應運而生。
「聯賽採取6場分站賽加1場總決賽的模式。過去協會自己辦比賽,主要聚焦專業運動員和競技,比賽場次少;現在賽事管辦分離,賽事運營由專業團隊負責,目的就是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和資本參與。」秦建秋說。
秦建秋介紹,鐵三協會正在探索完善賽事體系,除了聯賽,每年還有國際比賽、全國錦標賽,同時還有商業性賽事。中國鐵人三項聯賽並不是每一站都有專業組,為了形成一個好的賽事IP,聯賽通過設置大師組、職業組來打造自己的全明星陣容。這些選手中有優秀的業餘愛好者、退役的專業運動員,還有在華工作的外國人,比如拿到聯賽三站冠軍的上海毅力特鐵人三項俱樂部的澳大利亞籍選手摩根。
「此外,鐵三協會認證的地方比賽去年就有四十多場。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通過積分把一系列賽事打通,讓優秀的業餘選手能夠代表國家去參加國際比賽,這既是一種榮譽,也可以鼓勵更多的人來參與。沒有群眾基礎,競技水平很難提高。鐵人三項今年註冊的運動員不到150人,但全國業餘鐵人三項團體和俱樂部的愛好者已有15000多人,註冊的俱樂部有200個。」秦建秋說。
建立青少年培養體系對於鐵人三項的全面發展十分重要。秦建秋說:「專業教練、青少年培訓產品還比較薄弱,我們正在打造‘小鐵人’培訓體系,通過組織夏令營、加強技術指導,讓業餘小選手參加全國青少年比賽,促進青少年培養體系更加成熟。」
秦建秋還介紹,這幾年隨著體育產業、體旅融合的發展,地方政府對舉辦鐵人三項賽很有積極性。「聯賽基本上是在風景區舉行,這既促進了景區知名度的提升,同時優美的風景也吸引了群眾參與,有力助推了鐵人三項的普及。目前中國鐵人三項聯賽通過市場贊助、地方支持等略有盈利,這對一個開展不久的聯賽來說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