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905號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企業家熱議中非合作:立足長遠 合作共贏
2018-09-05
【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記者 王恩博)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方推出多項促進中非全方位合作的新舉措,獲得與會企業家積極反響。
『中國與一些非洲國家同為發展中國家,既可以一道解決共同問題,也可以共商共建共享經濟發展成果與經驗。』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中方此次從政策、投資、貿易、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表達了願意共享經濟發展經驗的意願,體現了中國一直以來秉持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
復星國際高級副總裁李海峰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中非合作論壇機制對促進雙方整體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特別是貿易投資、基礎設施、醫藥衛生等領域務實合作具有巨大作用。中方在該平台上提出諸多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舉措、政策等,為中國企業開展與非洲的合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指引。
隨著中國同非洲國家加強戰略對接,密切經貿聯系,雙方在推動非洲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能力建設、減貧惠民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進一步邁上新台階的中非合作,未來發展機遇何在?
保利集團總經理張振高看好非洲城鎮化浪潮帶來的合作機遇。他指出,經過長期實踐,中國已探索出既滿足居民住房需求,又滿足居民出行需求;既改善舊城區基礎設施條件,又保護城市文化遺產的道路。中國企業將為改善當地人民生活條件,提高非洲城市宜居性作出貢獻。
在孫丕恕看來,新興技術的發展給世界各國帶來了同等發展機遇。通過中國信息化建設經驗分享,非洲國家可以直接切入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進而推動國家工業化、現代化進程,與全球經濟併軌發展。
孫丕恕進一步表示,目前非洲很多國家正大力發展雲基礎設施,浪潮在埃塞俄比亞和加納積極與當地企業合作建設雲數據中心,構建起信息化發展的基礎設施。當地政府可以通過它來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產業,不僅可以改善民生,還能惠及鄰國同類產業發展。
隨著中非經貿交流不斷深入拓展,對於處在合作『第一線』的工商界應如何更好參與其中,中國企業家亦有思考。
阿里巴巴集團CEO助理宋君濤認為,中國企業在非洲發展業務應立足于長遠、立足于戰略,始終堅持互利共贏、實現可持續發展。『如果祗想賺錢就不要去非洲,如果祗想自己賺錢也不要去非洲,如果祗想短期賺錢更不要去非洲。』
『中國企業走進非洲不僅帶去了產品、技術和品牌,更重要的是肩負了傳承中非友誼、推動中非經貿合作的使命。』以保利集團為例,張振高介紹說,該集團承擔了世界銀行『點亮非洲』項目,目前已為埃塞俄比亞鄉村地區28000個家庭提供了太陽能供電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