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安倍就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互致賀電

2018-08-13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日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互致賀電,慶祝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

李克強在賀電中表示,40年前,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和政治家作出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決斷,以法律形式確認了中日聯合聲明的各項原則,為中日關係樹立了重要里程碑。40年來,中日關係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也為地區和世界的繁榮穩定作出貢獻。

李克強指出,今年5月,我應邀赴日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推動中日關係重新回到正常發展軌道。中方願同日方繼續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遵循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各項原則,維護政治基礎,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動中日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安倍晉三在賀電中表示,40年前日中兩國偉大的先輩們將作為兩國關係長期指針的和平友好精神銘刻於條約之中。此後,日中雙方在這一基礎上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係在政治、經濟、文化、人員往來等廣泛領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日中兩國對地區和世界和平繁榮負有重要責任。雙方應繼續攜手深化合作,為解決國際社會面臨的各種課題作出貢獻,回應各方期待。

安倍表示,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對日本進行了正式訪問,此訪對今後日中關係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通過此訪日中關係回到了正常發展軌道。我期待年內訪問貴國,推動日中關係進入新階段。

日友好人士:憶友好條約締結 話兩國和合之道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電】 (黃鈺欽 張素 蔣濤)8月12日,為中日關係全面發展奠定政治基礎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迎來締結40周年。中日友好人士為此再聚北京,探討兩國未來的和合之道。

1978年,中日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在簽署標誌兩國邦交正常化的《中日聯合聲明》後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雙方此後又分別在1998年和2008年發表了《中日關於建立致力于和平與發展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與《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看來,正是在這四個政治文件的指導下,中日雙方才能不斷深化合作。他認為,面對國際和地區格局深刻演變,交流、協商與合作仍是中日關係的主流。

與會的日本人士也有相同觀點。日本慶應大學教授細谷雄一提到,40年間無論是國際環境還是地區格局都發生了重大變革,中日關係卻要保持“不變”,即需要後人以不變的熱血與動力為鞏固兩國關係提供智慧。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注意到,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大興美國優越主義與國家主義時,中國領導人卻向世界積極表態稱“中國將更加開放”。“日本應將本國重心更傾向于亞洲。”他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武寅強調,中日兩國要順應時代潮流,最大限度地阻止和減少貿易戰及各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對全球經濟和安全的破壞,肩負起條約賦予的維護世界和平應盡的時代責任。

“一帶一路”倡議也是專家學者頻頻談及的熱詞。中方人士指出,中日兩國在經貿合作上互補性強,雙方應以開闢“一帶一路”合作新空間為契機,推動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謝伏瞻以環保節能項目為例說,中國可以藉助日本的技術和經驗,日本可以藉助中國在成本、人力等方面的優勢,一起在中國本土或第三方開展合作。

多位日方人士則表示,日本作為中國重要經濟合作方,“一帶一路”倡議理應將成為中日合作新平台。作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國際顧問的鳩山由紀夫呼籲日本早日加入亞投行,以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日本國駐華使館公使植野篤志也談到,通過不斷闡釋“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和原則,不少日本企業打消顧慮,期待藉此機遇開拓新市場。

如今,中日年度貿易總額超過3000億美元,雙邊人員往來超過1000萬人次。“友好既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單純的蜜月期。”武寅建議,兩國應從高層互訪、換位思考、凝聚共識三方面入手構建戰略互信,既要重溫條約宗旨,也使條約煥發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