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名台醫學生 到天津交流中醫文化

2018-08-07

【新華社天津8月6日電】(記者宋瑞、張宇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大陸在中西醫結合發展方面尤為值得學習。」談及正在天津進行的兩岸醫學文化交流之行,來自台灣的大學生羅文伸顯得興趣盎然。

上周,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主辦、天津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承辦的「2018中華文化研習營」首次在天津開營,來自台灣中國醫藥大學和長庚大學的20名醫學生,就中醫文化和發展現狀與天津的醫學生進行交流。

「我在台灣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先進的診脈儀器。」在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跟崗見習期間,羅文伸覺得甚是新奇,「這裡的脈診儀將假手臂與平板電腦結合來傳遞脈象信號,讓我們能直觀感受到不同脈象摸起來的感覺。」

「台灣的醫療和教學制度與大陸不盡相同,通過體驗兩岸醫學文化的差異,台灣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並傳承中華文化。」台灣交流團帶隊老師陳玉臺表示,希望未來兩岸可以擴大醫學交流活動範圍,開展更多利於兩岸中醫藥學校和學生間往來的活動。

今年2月,國務院台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出臺《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為兩岸醫學交流提供了極大便利。根據新的政策,符合條件的台灣醫師可通過認定方式獲得大陸醫師資格,取得大陸醫師資格證書的台灣同胞可按照相關規定在大陸申請執業註冊。

參觀天津北門醫院台灣診所時,羅文伸認真聆聽了台灣醫生分享的大陸就業經驗。「我畢業後想來大陸做一名醫師。惠臺政策發佈後,台灣醫生在大陸就業更為便利,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來大陸工作。」羅文伸說。

據介紹,此次「2018中華文化研習營」在天津的活動為期6天,根據行程安排,台灣交流團的醫學生在天津進行醫院跟崗見習,聆聽大陸醫學專家專題講座,參觀當地知名中醫院及有關中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