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804號
2018年08月04日
星期六
黃潔貞望短期防災減災措施盡快推行
2018-08-04
【特訊】面對今個颱風季節,保安當局陸續公佈多項短期措施,早前向傳媒介紹應急指揮應用平台系統、高點警號廣播站及低窪地區訊息廣播系統。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理事長黃潔貞表示,自去年“天鴿”風災過後,政府對有關檢視工作態度積極,應急指揮應用平台系統可填補颱風訊息傳播不足,令民防工作科技化和智慧化,希望可以盡快進行相關演習及盡快啟用。
黃潔貞表示,在去年“天鴿”風災過後,顯露出澳門民防協調、法律和拯救工作有不足。特區政府立即進行檢討,增購拯救工具,進行拯救、疏散撤離演習,訂立颱風及安全事故短中長期計劃,逐步推動和落實多項防災減災的政策和措施,對此她表示肯定。
她表示,最常影響澳門的自然災害是颱風,要減少颱風的影響,除了加強預報能力外,更重要是颱風來臨前後的訊息傳播,將颱風的走向、何時懸掛或改掛風球、風力強度、風暴潮情況等訊息最快、最準確、最廣泛地傳播,讓市民和旅客懂得避險,減少傷亡。 她指出新的應急指揮應用平台,可以填補過去本澳颱風等災難訊息傳播的不足,令本澳防災減災工作走向科技化和智慧化,是民防工作一大躍進,訊息發送渠道由傳統媒體,擴展到新媒體,同時加強口岸訊息發送,令市民和旅客都可以第一時間獲得重要的資訊。 故此,她希望新的平台可以盡快完成構建及啟用。在平台構建完成後,她希望民防架構成員要恪守職責,做好民防人員的安排、加強成員之間的溝通,應盡快為新的系統進行測試和人員協調演練,提升成員使用系統和人員之間的協調能力,以令新的系統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
黃潔貞表示,保安當局設三個高點及低窪地區設置民防警報系統,可在本月投入使用,以適時發放風暴潮撤離的預警訊號。雖然方法傳統,但是最直接及有效的方法,也可以確保在電力或電訊出現故障時,避險訊息可以有效傳播。據了解,高處的警報覆蓋範圍廣,每個覆蓋兩公里,主要是鳴響,但市民和旅客可能不明白鳴響的意義,亦未必懂得避險。現時已經進入颱風季節,故當局應盡快進行宣傳工作,令到警報系統發揮到應用的作用。
她表示,《民防網要法》是民防重要的法律,現正進行公開諮詢,諮詢期至本月十一日,希望當局盡快整理收集的意見,制定具社會共識的法律草案。完成立法工作後,亦需加強民防宣傳,讓市民充分了解防災避險法律和措施,提高防災避險意識,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