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傭輸入規管制度不善埋禍根 婦聯促全面檢討外僱制度宣尊老護幼知識

2018-07-07

【特訊】日前,本澳發生一名緬甸家傭疑因休息期間被吵醒,向四歲少主施襲,導致男童右眼紅腫鼻孔出血的事件。身兼婦聯副理事長的共建好家園協會家傭關注組召集人羅萍表示高度關注,認為事件與本澳長期以來沒有完善外傭輸入及規管制度,令家傭質素參差,部分家傭缺乏應有知識、技能水平和職業操守有密切關係,促請政府立即全面檢討現行的家傭規管制度,同時強烈譴責涉事家傭,認為任何情況下都不應作出傷害兒童行為,請求當局加強向現職外籍家傭傳達一系列保護幼兒和老人的知識。

入職受訓提升家傭職業操守

羅萍指出,現時外傭市場長期缺乏適當規管,外傭上崗時沒有規定必須曾接受培訓,職介所亦沒有培訓責任,令大多數外傭缺乏應有的家務技能、家居安全及照顧長幼的知識。即使今次涉案的外傭是經職介所聘請,但實際上該外傭曾否接受適當的培訓,以至培訓的內容是否充分,在現行的法律上沒有監管,對家傭僱主難有保障。她表示,外傭虐兒個案一宗都嫌多,要避免不幸的事情再次發生,應從改善家傭質素着手,促請政府立即檢討及完善外傭規管的相關法律,以確保家傭質素。重點包括設立獨立規管外籍家傭的《家務工作僱員法》,明確家務工作僱員的行為規範及專業操守,規定入職前必須曾接受適當的培訓,以穩定提升家傭質素和職業操守,糾正現時外傭市場的亂象。建議政府盡快全面落實外傭須持無犯罪紀錄證明才可以申請藍卡(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應與家傭輸出國積極溝通,建立正規的合作機制,規範外傭在上崗或入境前必須有相應的培訓,提升外傭的職業操守和知識水平,讓其認識本澳的法律及文化,以提升外傭市場的質素。

遇事勿啞忍攜手杜絕惡傭流轉

最後羅萍提到,本澳近來接二連三爆出家傭虐待長幼或觸犯法律個案,但僱主礙於不同原因,只要情況不算嚴重,大多會選擇忍耐;或因缺乏證據,只能自行賠錢解約,令部分行為欠佳的外傭繼續在市面上流轉,不利本澳外傭市場的健康發展。呼籲僱主遇到有關情況切勿啞忍,遇事無論大小,都應追究到底,杜絕家傭市場流轉不合格的人選。建議有關當局檢討目前家傭在澳遇到意外或涉及案件的跟進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