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622號
2018年06月22日
星期五
未來競投的士公司資本最少500萬
2018-06-22
【本報訊】政府提交法案建議,將來只向資本達到五百萬元的公司發出的士准照。縱使,多名議員在閉門會議中提出不同意見,包括:「公司化」勢令成本上漲而轉嫁消費者,但是,政府官員對「公司化」的立場非常堅定。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則對「公司化」沒有贊成或反對的取向。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早閉門分析及討論「的士法案」第五及第六條。簡單而言,第五條對的士「公司化」作出規定:政府將來只向資本達五百萬元的公司發出的士准照。委員會主席黃顯輝在會議後向傳媒表示,有議員提醒列席的官員:「公司化」將令營運成本增加。
有沒有議員提出:成本上漲將轉嫁到市民和旅客身上?黃顯輝引述官員回應,以往市民強烈反對調升的士收費的原因是「服務差又加價」。若「公司化」後服務得以改善,雖然營運成本上升導致收費調升,相信可以消化。官員也強調,需經批准才能調升的士收費。到時,政府一定聽取民意。
也有議員提出,的士「公司化」與政府多年前提出的「去投資化」不相符。官員則重申,「公司化」才能確保政府對的士監管到位。亦有議員反駁,台灣的士不是實行「公司化」,監管並非不好。對此,黃顯輝稱:「政府對 (公司化) 的立場很堅定。」
有意見批評,「公司化」將令的士行業的個體戶大幅減少,絕大多數的士司機必須在大企業「打工」。黃顯輝引述官員宣稱,一些個人將來可以組成公司競投的士准照。一切按照《商法典》辦事,其中,沒有要求對公司的五百萬元資本進行驗資,即是不需要實實在在拿五百萬元才可成立公司參與競投。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贊成或反對「公司化」?黃顯輝指出,委員會的意見是「公司化」不能影響六百五十個沒有期限的士牌照,也不能影響現行數百個有期限的士的經營。在記者追問下,黃顯輝表示,除了上述意見外,委員會沒有進一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