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仲輝﹕要保留街市文化特色

2018-04-28

【本報訊】政府現正公開諮詢《公共街市管理制度法》及《小販管理制度法》(http://bit.ly/2qIqWaP)。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提出,政府應該有系統地、有效率地保留良好的街市文化,從而早作出平衡,避免市民只光顧超市,令整個市場出現壟斷。

諮詢文本提出的多項管理建議,例如:中止營業超過連續三天或每一曆年間斷休業超過三十天,均視作不營業。這類規範不只遭到業界反對,外界也覺得民署沒有理會街市的傳統經營特色。

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認為,長年以來,政府以「恩裇」的觀念管理街市,透過減免費用降低攤檔成本,望能令市民購得較廉價的食品、物品。受到這個觀念的影響,民署訂定很多禁止的條文,要求收取「恩裇」的經營者聽話。鄭仲輝斷言,現在仍抱有這觀念是錯誤的。

因為,本澳經濟與以往不同,政府應首先改變「恩裇」的思維,應該把街市進行一定程度的市場化,例如:向經營者收取合理的費用。基於成本的考慮,營業者定會自然調節,變得積極。

當然,收費 (例如月租) 不宜與街市外一樣,要達致的效果是既讓經營者有能力承擔,也讓物價可以處於具競爭力的水平。鄭仲輝提醒,政府造就條件讓有意經營的市民在街市維生是重要的,這也是適度多元的表現,例如:有些市民選擇當大企員工,有些市民選擇駕駛自己的的士,有些市民選擇經營攤檔。

鄭仲輝續稱:「時常要我們去大灣區!澳門有發展,為何要離鄉別井?我不是叫人不要去大灣區!有些人去大灣區應是基於需要或喜歡,而不是沒有選擇,迫不得以,這才是澳門之福。」

「應該有系統、有效率地保留街市文化、特色。」鄭仲輝表示,政府的扶持方式可以令街市美觀、整潔、方便等等,令市民不會只是選擇超市。若將來有一天,全部市民都光顧超市,整個市場便被壟斷,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所以,一定要及早作出平衡。他說:「不要讓大集團導向我們往後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