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419號
2018年04月19日
星期四
代號「水晶魚」颱風演習月底舉行 重點測試疏散撤離
2018-04-19
【特訊】4月18日上午,警察總局局長、民防中心聯合行動指揮官馬耀權與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社會工作局等29個民防架構的政府部門和私營機構代表,在北安出入境事務廳大樓舉行了「2018年民防架構會議」。
馬局長於致辭時表示,去年吹襲澳門的颱風較為頻繁,而其中“天鴿”颱風最為強烈及異常,對澳門造成了重大的破壞,市面秩序大受影響,而在隨後的搶險救災及恢復工作中,澳門特區政府得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民間社團及義工團體等協助,使救援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短時間內得以恢復正常。隨後,特區政府亦即時成立「檢討重大災害應變機制暨跟進改善委員會」,並依據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團為本澳優化應急管理體系作出的報告及建議,確立了影響面大、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十項優先開展的重點項目,而於4月12日,政府亦公佈了有關工作的階段性進展。
他同時提及,於本月28日(六)將舉行代號「水晶魚」的颱風演習。當中,「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會列入重點測試環節,而建構當中的應急指揮應用平台(該指揮平台包含五個子系統,分別為﹕資源管理子系統、突發事件接報子系統、應急事件處置子系統、預警發布子系統和一張圖子系統。)的框架已初步完成構建,同日亦會在演習中作運行測試。演習的主要目的是測試計劃的可操作性﹔強化架構成員間的溝通、協作機制,提升預防應急處突的能力﹔強化信息發佈的有效性及覆蓋面等,是次演習亦安排民間社團參與,以加強協作默契及提升防災減災的意識。
會上,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及社會工作局代表亦就氣象回顧和預測、避險中心、集合點及緊急疏散停留點等作出介紹,同場更設置防災救援裝備展覽區,展出無人探測船、纖維橡皮艇等多類設備,成員代表亦就演習內容及風季的準備交換了意見和建議,以共同優化民防體系的工作,為即將到來的風季以及長遠防災減災做好應對準備。
無人探測船現民防裝備展
(又訊)據澳門電台消息:在民防裝備展上,展示了保安部隊現有和新增的設備,包括有兩吋半潛水泵、220V流動發電機、大型橡皮艇、水泵車等。
其中,海關在 “天鴿”風災後增設了無人探測船和纜控水底機械人等。海關人員介紹時稱,兩項設備有利於地庫停車場的搜救工作,暫時各增一台設備,未來再因應需要增設裝備。無人探測船用作搜索水下的人或物品,能探測位置和深度,方便潛水員能第一時間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