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座談會咸認要借大灣區東風

2018-03-22

【本報訊】本澳去年全年經濟增長百分之九點一,出入口、製造業等多個行業對今年前景表示樂觀。但都促請提升本地經濟多元、增加本澳的品牌地位,借助大灣區進一步推進發展。

澳門中華總商會昨假該會禮堂舉行「二零一八年澳門工商業座談會」,出入口、廠商、銀行、會展、建築置業、飲食業、酒店業等商會代表會上發表對今年的行業展望。

二零一七年全年對外商品貿易總額共八百七十一點三億澳門元(下同),較一六年增加百分之七,全年總出口貨值一百一十二點八億元,按年增加百分之十二點三;再出口增加百分之十七點五,為九十五億澳門元,本地產品出口則減少百分之九,為十七點九億元。去年通過珠海以跨境電商出口方式通關到澳門的包裹有三十二萬個,貨值五千零七十九萬人民幣,同比增一點七六倍。出入口商會副理事長黃義滿表示,去年澳門出入口行業止降並大幅回升,在電商貿易成熟、物流暢順前景下,發展勢頭良好。估計今年經濟發展呈上升勢頭下,出入口亦穩步增長。商會建議,做好本地電子支付、智慧城市,發展互聯網經濟;另配合一帶一路、港珠澳大橋通車、大灣區發展等,在澳新增構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並存的合作交流基地,以及協助澳門中小企由中國南方向北方發展,由天津輻射華北、東北、西北,再加強橫琴開發及便利通關,擴闊葡語系及全球貿易網絡。

廠商聯合會建議,做好澳門製造品牌的打造,推出認證計劃,爭取開放食品進口地的檢驗制度等,借此為兩地檢驗檢疫制度打下基礎。另建議,由於部份樓齡較大的工廈未能通過GMP要求,希望政府為製藥工業創造可發展條件,考慮將收回的工業用地批租予合適的大型企業自行建設工廈,打造澳門製藥業的生產基地,亦可善用中醫藥產業為澳門製藥產品提升產值功能。

至於銀行業,銀行公會指,全球經濟將維持穩建復蘇將為澳門的貿易、投資、來消費者帶來支持。外部經濟政治環境的緩和為銀行業全面的發展創造了發展機遇。建議銀行業積極圍繞一中心一平台,大力發展符合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特色金融,加強粵港澳三地金融互聯互通、提升灣區內跨境人民幣投資便利性,充分利用三地金融基礎設施完善、地緣、文化等優勢促進大灣區金融服務互通及投資便利,讓銀行業滿足珠西企業的跨境金融服務需求。另可發展中葡商貿往來以及金融合作的融資租賃業務、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沿線商貿合作,借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推動的東風,推動中葡金融服務平台發展。

會議展覽業協會提出,建立橫琴會展文化產業園,集專業會議中心、電子商務、倉儲、廣告設計、會展設施生產、人才培訓等綜合功能區,共建珠西岸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文化產業園,打造大灣區會展黃金走廊。亦可設亞太區酒類集散及交易中心、透過會展活動推廣美食之都形象。

餐飲業聯合商會指,隨著本地經濟復甦,本地飲食業景氣止跌回升,但反彈力尚不夠強勁。行業正面對營商政策有待完善、社區客流不理想、人資不足、營運成本高等經營壓力。建議加快及簡化餐飲牌照和相關工程的申請程序,政府與社團舉辦更多促進社區消費活動,提供更多大灣區餐飲市場及營商資訊,推動周邊地區業界交流,擴大市場規模及提升競爭力。

酒店協會和旅遊業工商聯會建議,隨著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為本地旅遊和酒店和旅遊業帶來的契機,建議政府提供充足的車牌配額予本澳酒店業,爭取澳門單牌車進入橫琴,與大灣區開展聯合旅遊推廣、整合旅遊資源和推出新旅遊產品、路線,吸引更多內地及國際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