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外界關切 給出民生『定心丸』

2018-03-21

李克強見記者: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電】 (記者 闞楓 馬學玲 李志全)20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提問。

針對就業、養老、醫療等民生熱點、痛點,李克強給出“定心丸”。此外,他還對改革開放、中美貿易、兩岸關係等外界關切的問題深入闡釋。

談改革開放——如果說中國的開放有新變化的話,那就是門會越開越大,中國經濟已經深度地融入了世界經濟,關上門等於擋住了我們自己的路。

——開放是雙向的、是相互的,就好像雙人划船,光靠單人使力,這個船隻能原地打轉。祗有兩人同向用力才能繼續前進。

談“放管服”改革——我們要見端知本,改革就是要把突破點逼近離市場、群眾最近的地方。把民之所望,做改革所向。

——今年要在六個方面下硬功夫:企業開辦時間再減少一半;項目審批時間再砍掉一半;政務服務一網辦通;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祗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凡是沒有法律法規規定的證明一律取消。

——“放”要放出活力,“管”要管出公平,“管”也是要觸動利益的。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推進改革、做好政府工作,就是要為公、唯實、利民。

談保護產權——保護產權必須要尊重合同,弘揚契約精神,不能把合同當做廢紙。

——要持續向社會發出信號,讓恒產者有恒心,讓投資者有信心,讓各類產權的所有者安心,給所有合法產權所有者都吃上長效的定心丸。

談中國崛起——中國文化歷來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希望的是和為貴。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們無意搞擴張;即使將來強大了,也不會走國強必霸的道路。

談保障就業——就業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那是天大的事,沒有一個人就業,一個家庭就毫無生氣。如果大學生畢業就失業,那就沒有希望,所以我們要將心比心,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都要把就業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談中美貿易——我們也希望美方能够放寬對華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我們會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希望美方不要丟了這個平衡中美貿易的重器,否則就是丟了賺錢的機會。

談防範風險——中國有能力防範、也不會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因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金融運行也是穩健的。

——投資者千萬不要聽信那些非法集資者編造的竹籃子也可以打一筐水的神話。

談兩岸關係 ——因為我們同屬於一個中國,那就不能容忍任何“台獨”的企圖、主張和行徑,也不能允許外國勢力打“台灣牌”。

談因病致貧——常說病來如山倒,我們就是要運用大病保險等多種制度,不讓一個人患大病,全家都倒下。

談中日關係——如果說兩國關係現在出現了“小陽春”,要防止“倒春寒”,要讓中日關係向著持續穩定的方向發展。

談“互聯網+”——對於“互聯網+”,不能怕惹事、圖省事,出現了某些問題就一巴掌打死;也不允許利用“互聯網+”搞坑蒙拐騙,敗壞“互聯網+”的聲譽,搞抹黑。

談養老金——從全國範圍來講,我們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是有能力的。

——今年我們將實施養老金基金調劑制度,中央收取3%統籌調劑,以後還會有所提高,以彌補有些省養老金可能會發生的不足。

談提高個稅起徵點——我們會抓緊啟動,按法律程序辦理。

在記者會最後,李克強表示,人民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保障基本民生,破除民生痛點,增加優質資源,惠及更多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