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發欽﹕保護主教山景觀 關係實現國家予澳門戰略定位

2018-03-17

【本報訊】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林發欽認為,政府往後有需要把《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的具體條文交給委員會和公眾發表意見。並指出,保護現有主教山景觀,是實現國家給予澳門的戰略定位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文化交流基地。

《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公開諮詢將在下星期 (三月二十日) 結束。(https://goo.gl/H5wSxi) 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林發欽認為,現時的諮詢文本仍屬概念性,當落實成具體條文後,政府有需要把行政法規草案交給文化遺產委員會發表意見,並且公開諮詢,這有助社會形成共識。

關於景觀視廊的保護,林發欽表示,從國家給予澳門的戰略定位 ──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葡語國家商貿服務平台、文化交流基地,可以看到,保存澳門的歷史、文化、特色,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發展、澳門未來發展的清晰城市功能定位。凡有助於定位的,都要朝這方向努力,凡有損於定位的,都要盡可能避免。為實現「國家所需,澳門所長」,本澳很有條件更多期望和更多要求保護歷史城區。

「山與海之間的對望,越開闊越好。」林發欽表示,現在主教山聖堂外望,公眾仍享有「一片海」的景觀。他提出,若要在「保留一線海」和「保留一片海」之間選擇,「保留一片海」不只更重要,也實現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文化交流基地的定位。這樣的保護需要具體化、規範化的《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

林發欽指出,昔日的南灣、西灣與今日的南灣湖、西灣湖之間,重要區別不只在於海岸線外移。昔日,在南灣和西灣沿岸可以看到帆影、聽到濤聲、嗅到海水的腥臭味,今日,再看不到、聽不到,也嗅不到海洋氣息。他提醒,城市現代化發展改變了本澳廣闊的山海城視野,景觀視廊的建議是要保護現存的天際線、山海對望關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