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挖河道及建蓄水池 單憑防洪閘難治水患

2018-03-12

【本報訊】內港一帶長期受水患問題困擾,政府早前拋出媽閣至林茂塘海港樓建造一點五米高半活動式、全活動式及鋼筋混凝土防洪牆,希望解決海水湧入。中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指,政府長期未能處理內港水患問題,令居民及商戶欠缺信心,又指,居民對水患的嚴重程度認識不高,只希望水患問題得以解決。希望政府能向居民、商戶介紹方案,以及施工期間造好交通、商戶安排。另有意見認為,單憑澳門做防洪牆,未必能解決海水湧入問題。建議透過區域合作,與廣東省合作解決防洪問題。或建儲水池,解決水患問題。

澳門論壇昨探討內港防洪牆方案。邀請中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海傍、海邊區坊會副理事長李仲言、工程師學會理事長蕭志泳、中區社諮委委員陳桂舜作探討。

蕭志泳認同,該措施有助短期解決內港洪潮問題,但要解決施工期間對於區內居民商戶及居民的交通、生活及營商等影響,建議低噪音的工作可以二十四小時施工。

李卓君指,政府長期未能處理內港水患問題,令居民及商戶對於政府的防洪措施欠缺信心,並對此方案也沒有信心。他指,居民對水患的嚴重程度認識不高,政府提出二十年一遇是以什麼為標準?居民及商戶只希望水患問題得以解決。希望政府能向居民、商戶介紹方案,以及施工期間造好交通、商戶安排。同時建議,要注意水退時潮水如何快速退郤的處理,以免潮水被閘困住未能退水。李仲言認同防洪設施,建議政府要考慮施工期間將對內港航運造成的影響。又指,內港水患問題除了是風暴朝、海水湧入,還有海水倒灌問題,建議政府加強疏挖內港河道,建儲水池等。

陳桂舜認為,單憑澳門做防洪牆,一旦內地排洪,澳門未必能解決海水湧入問題,只會造成相互對衝。建議透過區域合作,與廣東省合作解決防洪問題,否則澳門可能解決不了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