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310號
2018年03月10日
星期六
江門市長劉毅:發揮僑鄉優勢 建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
2018-03-10
【中新社北京3月9日電】(中新社記者 唐貴江)“江門被譽為‘中國僑都’,有著獨特的地理和僑鄉優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江門將在交通區位、城市建設、科技金融、文化旅遊、僑資僑智引進等方面與大灣區建設進行全方位對接,力爭成為具有較強區域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灣區西翼門戶城市。”談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給僑鄉江門帶來的巨大機遇,全國人大代表、江門市市長劉毅8日接受中新社採訪時對此充滿信心。
數據顯示,祖籍江門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達400多萬,分佈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包含江門在內的珠三角九個城市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大灣區成為本次會議粵港澳代表團熱度最高的關鍵詞之一。
劉毅表示,江門在空間上與廣佛都市圈、深港澳經濟圈構成了粵港澳大灣區“黃金三角地帶”,是珠三角進入粵西的必經之地,江門將主動擔起承東啟西、輻射粵西乃至大西南的重任。
可開發空間廣闊,是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另一大優勢,劉毅介紹,江門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具備可大規模連片開發土地的地級市,發展空間廣闊。
在劉毅心目中,江門要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首先重點要推進的就是交通設施的建設。劉毅表示:“當前港珠澳大橋通車在望,虎門二橋即將建成,深中通道、珠三角干線機場等也正在加快建設,江門將進一步加快形成互聯互通、全方位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大交通格局,以凸顯江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的區位優勢。”
劉毅強調,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就是江門和香港、澳門地緣相近。江門將充分發揮港澳同胞和華僑資源豐富的優勢,每年謀劃和梳理一批重要事項和重點項目,持續深化和拓展與港澳的合作。
此外,江門還要建設以僑鄉為特色的港澳雙創基地,依託廣東(江門)僑夢苑、海創空間、特色小鎮等品牌和平台,以及江門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港澳青年在江門創業。
“大灣區各個城市之間應該是優勢互補、良性競爭的關係。我們希望通過上述這些舉措,打造江門在大灣區的‘投資窪地’,促進僑鄉新時代的大發展。”劉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