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223號
2018年02月23日
星期五
中國人的日常:『大數據』改變生活
2018-02-23
【中新社貴陽2月21日電】(作者 劉鵬)2月21日值農曆正月初六,按照傳統“三六九往外走”的習俗,眾多外出務工人員皆把這幾天作為出門的好日子。家住貴州省雷山縣丹江鎮陽苟村的村民楊洪武已裝好行李,即將“返城”去廣州務工。
出門前,楊洪武先是掏出手機“倒騰”了一會,再與親朋好友依依惜別,不一會兒,一輛開往縣城的小客車停在了家門口的馬路邊上。
楊洪武告訴記者這是他在網上約的車,與城市裡網上預約出租車、快車不一樣的是,楊洪武約的是客車。“現在農村出行一部手機就能搞定,還可以隨時叫車。”楊洪武感慨道,要是在以前外出時,需提前好久就得準備好行李,在路邊乾等著路過的客車,很費時間,有時錯過了就出不了門了。如果要出遠門,就不得不提前一天走了,得先到市裡面停留一天,第二天再搭乘火車。
同楊洪武一樣,如今陽苟村村民都能享受更安全和便捷的出行,而這一改變的關鍵正是“大數據”。在貴州發展大數據背景下,當地按照“互聯網+交通”的設計理念,開發了用於農村客運的“通村村”APP,實現智慧化客運交通向鄉村及客流集散點延伸。
“老薑啊,春節在家的飲食有控制吧?”“李醫生,按照你的囑咐,飲食少脂少鹽,煙也抽的少了,血壓很平穩哩。”在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鎮沙灘村,69歲的姜興貴在家看電視的間隙,與縣城醫院的醫生進行了視頻連線。
姜興貴老人患有多年的高血壓,每過一段時間需要去醫院複診一次,由於家住偏遠,在此前祗有等到不舒服時才去醫院看看,平時很少主動去複診。2017年10月,姜興貴家裝上了多彩貴州“廣電雲”個遠程醫療系統平台,依託該平台,在家就可實現就醫。“現在是每隔一周就與醫生在線視頻複診了,很方便。”
多彩貴州“廣電雲”村村通工程,是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手段,通過有線數字化廣播電視傳輸系統,將數字廣播電視節目和政務、民生、致富等農民所需信息傳遞和延伸到農村千家萬戶。目前在貴州,依託“廣電雲”,上萬餘村開啟了“數字化生活”。
作為中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近年來貴州大數據發展風生水起,不僅成為貴州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更是融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闆來一籠蒸餃,手機支付哈。”“好嘞,二維碼在左邊的牆上。”已在貴陽定居的北方人王銳早已習慣了出門不帶錢包祗帶手機的生活。他說,如今的手機快捷支付省心又省力,如乘坐公交車祗需把手機靠近刷卡機,就可以刷1.8元坐公交車,零錢都不用準備,還能享受一定的優惠。
對於春節赴貴州旅遊的遊客來說,“大數據”也讓旅遊變得更加輕鬆愉悅。來自廣西的遊客唐小強就深有體會,他說,在貴州旅遊期間憑藉“雲上貴州”APP中的旅遊板塊,貴州各大景點的天氣、人流量、堵車情況以及出行、吃住等問題和需求,皆可一站式解決。
的確,“大數據”不僅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也讓生活變得更加智能化,在貴陽,祗要一部手機,實現乘公交、醫院掛號、停車繳費等“無現金”支付已成為市民生活的常態。
專家表示,大數據不僅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支撐。貴州更是提出,更加奮發有為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實現大數據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