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213號
2018年02月13日
星期二
台當局公佈花蓮地震報告 初判米崙斷層被動式錯動
2018-02-13
【香港中通社2月12日電】 台北消息:台灣地區執政當局12日公佈花蓮地震地質調查報告,初步判定米崙斷層受到海上震央影響,產生被動式的錯動,但由於海上斷層資料不足,需要進一步測量才能確定因果關係,以目前資料無法判斷米崙斷層是本次地震的誘因。
2月6日晚間11時50分,花蓮發生里氏規模6.0的地震,震央位於花蓮東北方的海上,導致4處建築物傾斜倒塌,并造成17人死亡,285人受傷。“經濟部”地質調查所7日進行地表破裂調查,9日進行大地測量,12日公佈花蓮地震地質調查初步報告。
根據目前的調查結果,米崙斷層沿線有廣泛的地表破裂,部分地點還有噴砂現象,初步結果顯示米崙斷層沿線產生錯動。地質調查所指出,米崙斷層應是受到海上震央的影響,導致被動式錯動。但由於目前沒有斷層在海面上的充分資料,還需調查震央是否就是米崙斷層到海面後的延伸,才能進一步確認米崙斷層與花蓮地震的關係。
此外,地表破裂大多位於米崙斷層地質敏感區的範圍內,敏感區寬度約300米。而米崙斷層敏感區沿線的地質環境相對軟弱,部分建築物才有倒塌與傾斜的現象。
根據地質調查所資料,米崙斷層為左移斷層兼具逆移分量,約呈南北走向,由花蓮縣七星潭海岸向南延伸至花蓮市美崙山西南側,長約8公里。最近一次地震為1951年的花蓮外海地震,造成米崙斷層地質敏感區附近地表破裂,顯示米崙斷層的分佈可延伸至花蓮北側外海。
地質調查所表示,後續將進行更多測量與資料搜集,包括地表破裂綜合分佈型態、餘震分佈、地震斷層面,以及地表變形測量,可進一步瞭解此次地震與米崙斷層的關係。完整的調查報告預計在3月下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