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213號
2018年02月13日
星期二
回應新百部黑的用純電動車 交通局:讓環保踏前一步
2018-02-13
【本報訊】新開投的一百個八年期黑色的士牌規定要用純電動車,在的士業界惹起爭議。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生指,這是參考顧問公司研究建議而訂定,並無限制品牌型號,相信此舉可讓本澳環保踏前一步。他也強調以電動車經營難免會有風險,投標者應審慎評估。
交通諮詢委員會昨召開工作會議。林衍新會後總結指,因應的士業界對最近對一百個黑的牌開投有不同意見,局方特向交諮會作講解,包括純電動車要求的標準,是根據顧問公司研究本澳路況和測試數據後制訂。
就本澳有售的合要求純電動車曾在香港出事並漸被業界淘汰,不少關注是否仍適合引入?林衍新重申,這是機構在澳測試後提出的建議,且當局只指定電動車並無指定品牌型號。
林衍新希望,市場上能至少有兩款或以上的不同廠商的純電動車可適用,這樣就會有競爭,不會在車輛價錢、售後服務等有壟斷的情況,且外地已有越來越多合符當局要求的,不排除車商之後會適時引進。
業界尤不滿難以在開投的一個月時間內難覓相應的電動車,林衍新直言有關說法奇怪,因現只是投標階段還未知結果,不可能出現在就去買車,「我覺得好奇怪,冇可能你依家中硬喎」。
林衍新強調, 電動車營運的士是會有各方面的風險,「係真嘅」,有興趣投牌者審慎去評估風險後才好去入標,包括充電和營運成本等,未來無法保證都可免費充電的,「(收費)呢個亦都合情合理,冇可能有免費的電費」。
林衍新又說,今次決定是對環保方面作有益的嘗試,至少是踏前一步,希望能順利開展,而當局明白新事物總有磨合期,他們會密切關注市場運作,樂意願意與各方加強溝通,適時調整。
此外,會上回顧去年多項交通數據。去年驗車在新規定下增至九萬多輛,合格率為百分之九十八點八。停車場也加強監管,平均四至五天就有管理公司因被稽查發現問題而要罰款。
去年巴士載客有破記錄的二點一億人次,日均客量約五十八萬人次,最高一日有六十八點二萬人次。至於巴士加價,林局謂,會上未有討論,而局方對此仍未有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