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80108號
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
中印尼海上科技合作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2018-01-08
【中新社印度尼西亞比通1月7日電】(林永傳 劉洋)7日,印尼薩姆拉圖蘭吉大學師生和印尼比通市一些科研院所人員登上中國“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紛紛點讚該船的先進裝備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科學號”科考船是在西太平洋海域連續41天執行“西太主流系潛標觀測網維護及昇級綜合考察航次”,完成第一航段任務後靠泊印尼比通港補給的。
據前來比通港迎接並調研船舶及科考工作進展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王輝博士介紹,目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同印尼科學院海洋研究中心、印尼技術評價與應用局(BPPT)、中蘇拉威西省相關大學和企業在聯合實施航次、共同海洋觀測、共享科學設施和數據資料、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力支撐了“一帶一路”建設和印尼“全球海洋支點國家”戰略的實施。
王輝介紹,2013至2016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與印尼科學院海洋研究中心利用印尼科考船“Bruna Jaya VIII”,在印尼周邊海域順利開展了三次海洋環境觀測聯合考察航次,進行了迄今為止國際最大規模的綜合調查,獲得了近三年的海洋環境觀測數據,建設形成了該海域歷史上最大的潛標觀測陣列,其觀測數據對於理解西太平洋環流變異以及厄爾尼諾等氣候異常事件的預報等具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
該所所長助理刁新源博士說,該所擬與印尼相關單位合作,在印尼蘇拉威西島建立熱帶海藻研發中心。
2017年12月中旬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中國-印尼海上合作技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並同意將“印尼海洋生態牧場建設”項目提交兩國海洋合作委員會討論通過。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與印尼科學院海洋研究中心共同提出和實施的該項目,以“海洋生態牧場”重大示範工程為切入點,將在印尼海關鍵海峽通道海域生態環境觀測、近海生態系統研究、海洋生物資源調查、海洋生物資源高值利用和高端海洋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一體化合作,提昇印尼海洋基礎科研、海洋生態養殖和資源高值化利用的能力。
王輝稱,該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及印尼“全球海洋支點國家”戰略的實施。
始建於1950年8月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是國際海洋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所,在中國海洋科技主要領域研究和發展中做出了許多奠基性和開創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