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230號
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虛報冒領、擠占挪用財政扶貧款受懲15起典型案例
2017-12-30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 趙建華)中國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今年3月到5月組織開展財政扶貧資金專項檢查,發現了一批違法違規問題,本著“零容忍”態度已進行了嚴肅處理。截至目前,已追回被虛報冒領、擠占挪用等扶貧資金7.3億元(人民幣,下同),對231人追究黨紀政紀責任,通報及誡勉談話201人,移送司法機關14人。
中國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29日公佈了15起典型案例,希望發揮警示作用,保障財政扶貧資金安全、規範、有效。這些案件包括:
——青海省都蘭縣2015年重復申報察汗烏蘇鎮上莊村和夏日哈鎮沙珠玉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套取財政扶貧資金1720萬元。
——新疆自治區察布查爾縣2015年安排財政扶貧資金576.5萬元用於新修防滲渠53.9公里,經核實,實際僅建設29.888公里,套取財政扶貧資金264.2萬元。
——安徽省太湖縣2015年部分小額貸款申請地方財政扶貧貼息資金31.6萬元,經核實,扶貧貸款實際用於產業大戶或企業自身生產經營和個人房屋改造、裝修等與脫貧攻堅無關的支出。
——雲南省硯山縣田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使用虛假會計報表申報“2000畝綠色蔬菜種植及產品保鮮加工改擴建項目”,套取財政貼息資金30萬元。截至檢查日,項目建設地址尚未確定,也未按申報規模種植。
——四川理縣態康養殖專業合作社2015年虛報53頭種豬採購業務,套取財政扶貧資金10.8萬元。
——甘肅省正寧縣2016年將應分配給貧困村互助協會的財政扶貧資金1160萬元,平均安排給58個非貧困村互助協會。
——湖北省巴東縣使用2010—2015年財政扶貧資金1130萬元興建民族文化活動中心,2013年項目完工,至今未對外公開,巴東縣民宗局2013年5月至2017年4月將該中心一層用於辦公,其餘三層閑置。
——貴州省納雍縣將2011—2015年財政扶貧資金880萬元出借給多家企業,用於與脫貧攻堅無關的支出。
——內蒙古自治區察哈爾右翼中旗2016年將財政扶貧資金800萬元撥給烏蘭察布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作為中小微企業貸款補償金。
——河北省易縣2014-2015年將財政扶貧資金600萬元借給易縣天順林木種植有限公司,用於企業周轉。截至檢查日,尚有480萬元未收回。
——江西省余干縣扶貧項目招投標管理混亂。經核實,招投標資料存在不同開標人員筆跡一致,甚至同一人拿三家公司介紹信參加項目投標情況。2015—2016年江西愛沖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共中標215個扶貧項目,涉及財政扶貧資金6420萬元,而中標單位並未參與項目建設,靠轉包項目賺取管理費。
——寧夏自治區西吉縣2016年使用財政扶貧資金2830萬元採購珍珠雞苗113.54萬隻發放給2.7萬戶貧困戶飼養,該項目缺乏科學論證,招投標程序違規且招標價格明顯偏高。珍珠雞由於水土不服和後續管理不到位導致病死率較高(檢查組走訪的214戶貧困戶珍珠雞苗死亡率達63.5%),加上回購渠道不暢等原因,最終成活的珍珠雞多數被直接食用,未能給貧困戶帶來經濟收益,涉及財政資金2284.08萬元,佔項目資金的81%。
——吉林省靖宇縣2015年採取整村推進方式組織實施7個扶貧發展項目,對1926名非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平均分配,涉及財政扶貧資金417.31萬元。
——湖南省桑植縣蹇家坡鄉2015年無償向張家界南門坡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提供339.5萬株茶苗,涉及財政扶貧資金66.88萬元。該公司股東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公司不屬於帶動當地脫貧攻堅的龍頭企業,也未與政府簽訂帶動貧困人口增收承諾。
——山西省大同市新苑職業培訓學校承擔渾源縣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任務,2016年7月開展的第四期117名培訓人員中,70歲以上的15人,其中80歲以上的4人,年齡最大的86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