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228號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牽一發而動全身 水坑尾『動手術』中區轉患『腸梗塞』
2017-12-28
受水坑尾街路面重铺工程的影響,中區殷皇子大馬路一帶昨(27)日傍晚迎來大塞車。水坑尾街作為本澳最繁忙的交通路段之一,受工程的影響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大量私家車、公共巴士改道之後再折回殷皇子大馬路,加上新馬路向巴素打爾古街以及火船頭街的車流緩慢,令到該區的幾個路口猶如“瓶頸”更似患“腸梗塞”,霎時間可令到該區的交通失去動力,徹底癱瘓。
本報熱心讀者昨日來電訴苦“從拱北過關已經行一餐,關閘巴士站又無佐,由關閘行到三角花園又得餐死,加上未曾了解9A臨時變動,上了之後才知道過隧道行新口岸,唯有在殷皇子大馬路落車再行過去,怎知在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轉入殷皇子大馬路就開始塞車,短短幾十米兩個路口巴士行足3個幾字。”讀者對昨日的遭遇滿腔不忿,對當局巴士路線臨時安排亦大為不滿。
眾所周知,殷皇子大馬路的幾個路口車流量非常大。大量改道的巴士如果在葡京迴旋處(亞馬喇圓形地)再折回此巴士站將嚴重影響交通。以9A公共巴士為例,在新麗華酒店對開的十字路將形成第一道交通壓力,繼而會影響從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轉入殷皇子大馬路的車輛;此後牽一發而動全身,馬統領街往葡京方向往殷皇子大馬路方向,殷皇子大馬路交界南灣大馬路往新馬路方向繼而行車緩慢嚴重堵塞,這些交通壓力又與新馬路往巴素打爾古街以及火船頭街的車流相關聯,導致整條新馬路、殷皇子大馬路、巴素打爾古街形成惡性循環的交通網絡。
先天不足加上後天管理不當,(所謂先天不足指的是交通道路狹窄,後天管理不足指的是大量私家車的湧入)澳門的交通就算有大數據支持繼而發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網絡也是枉然。如果不先解決私家車無限投入使用,再智慧的交通網絡也難容得下如此多的車。當局叫喊公交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口號如同虛設,這麼多年過去路還是那條路,未見優化到有多通暢,車輛卻是越來越多,當年無限暢想的輕軌澳門段遙遙無期。如今,倡導發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可小小一個交通問題仍然是澳門的內傷,當局如不前瞻性地解決新車落地的問題,空談雖然不會誤澳門,但當局的管治手段卻會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談資。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