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218號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特朗普不可理喻

2017-12-18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六日簽署文件,宣布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啟動將駐以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此一決定,除了以色列外,國際社會包括美國的盟友普遍持反對立場,憂慮會危害中東地區穩定、不利以巴和談進程、激化以巴仇恨情緒、助長極端主義、給予激進武裝組織藉口發動針對美國等國家的襲擊,加劇局勢動盪。

歷史上,耶路撒冷這片土地一直糾葛不清,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視之為聖地,以致紛爭不斷。1948年,猶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國,多個阿拉伯國家隨即出兵,1967年的「六日戰爭」,以色列佔領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等地,其後更單方面宣稱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但長期在這裡居住的巴勒斯坦人誓不讓步,並一直尋求以東耶路撒冷為他們未來立國的首都。

事實上,耶路撒冷的首都地位始終不被國際社會承認,在1980年之前,確有幾個國家把駐以色列大使館設在耶路撒冷,但在1980年7月,以色列通過立法確認耶路撒冷為首都,聯合國安理會隨即譴責以色列的這一舉措,並指以色列違反國際法。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將駐以色列大使館設在耶路撒冷,所有國家都設在特拉維夫,包括美國。

但美國國內一直有聲音要求將駐以大使館長遠遷往耶路撒冷。美國國會更於1995年大比數通過法案,訂明大使館應在五年內遷往耶路撒冷。不過,時任克林頓總統基於國家安全考慮,及憂慮會影響中東局勢和削弱美國斡旋以巴和談的角色,故沒有遵守競選承諾落實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和搬遷大使館。他和之後的總統,包括喬治布殊及奧巴馬,也基於國家安全考慮,每隔六個月簽署命令押後搬遷大使館。

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也是特朗普的競選承諾,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是急於兌現競選承諾,希望獲選民認同,以及他不喜歡與國際社會合作。特朗普稱,有關決定只是承認事實,符合美國利益,亦不會阻礙追求以巴和平。他指,美國一直沒有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亦不見得對促成以巴和平有何幫助,認為是時候改變方法解決以巴衝突。又表示美方會繼續致力尋求以巴和平,呼籲各方冷靜。特朗普已指示國務院著手準備將美國大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但同時他都簽署命令,再推遲搬遷大使館六個月。

在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後,連日來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爆發反美示威,大批巴勒斯坦人上街,有人焚燒美國國旗、特朗普肖像以及以色列國旗。以軍在西岸增加部署數百名士兵,示威活動更演變成警民衝突,有示威者向以軍擲石,警方施放催淚氣體和發射橡膠子彈,造成數十人受傷,有人被實彈擊中受傷,但以軍否認使用實彈。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等多個伊斯蘭教激進組織表明,會為巴勒斯坦的權益抗爭到底。

以巴局勢又新一輪緊張。由加沙地帶發射的其中一枚火箭在以色列南部爆炸,以軍隨即派出坦克和戰機向加沙地帶兩個目標開火還擊。以色列毗鄰加沙地帶多處響起防空警報。以軍證實有三枚火箭由加沙地帶發射,其中兩枚在巴勒斯坦地區墜毁,第三枚則擊中以色列空曠地區,沒有造成傷亡,以軍指責哈馬斯武裝要為火箭襲擊負責。

全球多處亦有示威聲援巴勒斯坦,在亞洲的伊斯蘭國家,馬來西亞和印尼均有穆斯林舉行反美集會,譴責特朗普的決定。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數千人在美國大使館外聚集,高呼反美口號和焚燒特朗普的肖像。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有六千名民眾到美國大使館門外集會示威,大部分示威人士身穿傳統阿拉伯服裝,部分人手持巴勒斯坦旗幟,高叫真主偉大。美國駐印尼使領館提醒當地美國公民勿前往示威區,在第二大城市泗水的美國領事館一度暫停公共服務。大馬和印尼兩國警方都在美國使領館外加派警員,防範爆發衝突。

特朗普的決定除以色列本身叫好外,世界各國特別是阿拉伯國家,大都持反對態度。巴勒斯坦人哈馬斯組織斥責特朗普此舉是對巴人公然侵略,號召巴人上街,又形容特朗普的決定如同打開「地獄之門」;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表明,特朗普的決定破壞了以「兩個國家」方案解決以巴衝突的希望;長期擔任巴勒斯坦首席談判代表的艾瑞卡也指,特朗普已破壞了「兩個國家」的解決方案,又指特朗普的決定讓美國失去以巴和平進程協調者的資格;美國中東盟友約旦也指責特朗普在耶路撒冷問題上違反國際法;土耳其外長卡夫索格魯譴責美國政府不負責任,指這項決定違反國際法和聯合國相關決議案,並稱美方的單方面聲明,不代表耶路撒冷真的是以色列首都;埃及外交部在聲明中反對美國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並指特朗普此舉不能改變耶路撒冷的法律地位;伊朗嚴厲譴責特朗普的決定,指此舉違反聯合國決議案;法國總統馬克龍稱,不支持特朗普單方面的決定,指這決定令人遺憾,法國不支持違反國際法和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俄羅斯總統普京批評,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破壞中東穩定及以巴和平進程。外長拉夫羅夫指美方的舉措有違常理。

在特朗普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同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講話,表明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耶路撒冷地位行動,指單方面措施將危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和平前景。古特雷斯指出,耶路撒冷的最終地位問題,必須根據安理會和大會有關決議、通過以巴雙方直接談判、依據雙方的合理關切來解決。他說,目前局勢令人憂慮,重申除了「兩個國家」的解決方案,別無他選。作為聯合國秘書長,他將盡一切力量支持以巴雙方領導人重回有建設性的談判,實現雙方持久和平的願景。

就特朗普宣布決定兩日後,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新華社報道,會上除美國以外的4個常任理事國,以及10個非常任理事國對美方此舉表示不滿或遺憾,對中東地區緊張局勢升級表示擔憂。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吳海濤表示,「任何單方面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現狀的行為都將衝擊長期以來巴勒斯坦問題解決的基礎,並引發地區新的對立和衝突。敦促有關各方從中東地區和平與安寧及中東和平進程大局出發,避免任何可能導致矛盾激化或形勢復雜化的行動」。

吳海濤指出,中方始終堅定支持和推動中東和平進程,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支持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擁有完全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中方這一立場不會改變。「兩國方案」是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正確出路。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負責任的大國,將繼續為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阿拉伯聯盟外長發表聲明,敦促美國總統特朗普撤回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的決定,批評美國這樣做是違反國際法的危險行為,沒有法律效力,反而會加劇緊張局勢,使地區陷入暴力衝突及混亂。

阿拉伯聯盟在埃及開羅召開緊急會議,聯盟秘書長蓋特呼籲國際社會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首都,以回應美國。蓋特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等同將以色列在1967年中東戰爭佔領東耶路撒冷的行為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