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際核能產業發展峰會下週三開幕 回應公眾疑慮打破『談核色變』的恐慌

2017-12-08

【特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灣區建設,能源先行,穩定的能源供應是灣區建設的基礎,而核電作為穩定的大容量電源,是灣區能源供應的理想選擇。因此,粵港澳大灣區集中了全國最多的核電站,除了主要供電香港的大亞灣核電機組外,還有嶺澳、陽江、臺山等多台在運或在建核電機組。為不斷地加深與公眾和媒體的溝通,回應公眾對核電發展的關切,打破“談核色變”的恐慌,由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澳門)主辦的第六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將於12月13日在澳門召開,當中包括舉行“2017國際核能產業發展峰會”,對全球和中國核能產業發展狀況進行年終盤點。

對於全球核電的走勢,國際專家判斷差異越來越大,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全球核電將走向衰落,另外部分專家學者認為核電復興與增長之路將繼續推進。當前世界核能產業發展面臨著一系列的經濟、安全和環境方面的挑戰,存在或部分存在資金來源、核廢料處理、核公眾接受度、核設施和人員的老化、核不擴散、可再生能源競爭等問題。從市場來看,全球核電增速趨緩,但部分區域核能發展的需求仍然旺盛。

此外,本屆論壇將舉辦“2017國際核能產業發展峰會”,圍繞“中國如何應對全球核能產業面臨的挑戰和機會”進行討論和交流,通過不同國情和文化的對話,不同觀點的爭鳴和交鋒,拿數據,擺事實,講道理,探尋一條符合各國自身特點的核能產業發展路線圖。在本屆峰會上還將正式推出由論壇主編的《全球核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7)》。屆時,國際能源署、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澳門環保局、澳門能源辦、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以及中國礦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領導和專家,以及國內外核電業主、核電裝備企業、工程建設公司、設計院、有關國家代表和新聞媒體將參會交流,分享經驗,探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