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聯:外地升學澳門學生車資優惠應公平

2017-12-05

【特訊】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會員大會主席方海金表示,運輸工務範疇施政中,學生團體較看重學生乘車安排的公平性,而青年世代亦十分重視公屋政策方面的改善。外地升學澳門學生就公平待遇已爭取逾年,他們認為同樣作為澳門人,更應有同樣的待遇,又形容現時的車資優惠方案影響外地升學同學對澳門的歸屬感。

方海金提出,關於外地升學澳門學生未能享有巴士車資學生優惠方面,在外升學的澳門生團體及學聯均已爭取公平待遇多時,但仍未見有關部門的回應;方海金相信在學生身份認證上並不存在技術困難,因為政府本已有對外地升學澳門學生進行認證及發放津貼,以部門資料共用或同樣的認證方法處理即可;但施政報告中卻未有著墨。另外,施政報告就巴士方面的工作只提及續約,並未有詳細說明有關改善巴士服務的具體工作,仍望運輸工務範疇官員能多向公眾解釋,細述其政策的落實方式,以令公眾能知悉,令居民明白如何配合政府推動公共交通工具政策。

方海金又指出,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到來年將繼續《社會房屋法》的修訂,並將展開《經濟房屋法》的修訂工作。對於有關法律制度能夠持續完善,青年世代的態度是正面的;但現時《社會房屋法》修訂工作中,政府提議為社屋申請人設年齡下限,又要求禁止全日制學生申請。他理解有關建議可能是因為上次社會房屋申請中出現不少學生申請人,但這現象正是房屋政策出現問題的反映。如有必要防止學生階層與有需要人士爭奪有限的資源,應同時開放供有需要的學生及青年求助的方式,以免出現極端情況的青年求助無門。

方海金續稱,公屋房屋必須能達到穩定供應,才能真正有效落實公屋政策。現時《社會房屋法》的修訂建議中將社屋申請改為恆常化,從而掌握社屋需求,這是良好的制度設計。不過最重要仍是公屋單位能夠持續落成供應,否則無論《社會房屋法》和《經濟房屋法》怎樣修訂,都難以解決澳門的公共房屋需求。此外,往年施政報告提到有關新類型房屋的研究,社會上亦密切注視,期望盡快有更明確的新方向,以回應居民的住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