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多項高精尖科技亮相高交會

2017-11-19

【中新社深圳11月18日電】(沈釗)正在此間進行的深圳高交會上,中國科學院專館入口不遠處擺放著一台大型設備“醫用重離子加速器”模型。據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馬藝準介紹,該設備發射出的碳離子束能够穿過人體皮膚表面,深入體內對癌細胞進行精準打擊,且對正常組織的損傷非常低。

馬藝準表示,“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其控股的蘭州科近泰基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製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醫療器械,占地面積約30畝。

馬藝準稱,重離子束療法也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癌症治療技術,其治療效果優於質子放療技術,目前該設備已有2台示範裝置在武威和蘭州分別建設。

近年來,中國量子通信研究在國際上達到全面領先的優勢地位,中國完全自主研製的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通信。記者在中國科學院專館看到了基於“墨子號”衛星的未來星地一體廣域量子通信體系展示沙盤。

據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郭景坤介紹,量子通信是人類目前已知的唯一安全的通信手段,未來數年中,中國將繼續發射數顆量子衛星,建成天地一體的全球化量子通信基礎設施,形成完整的量子通信產業鏈和下一代國家主權信息安全生態系統,構建基於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未來互聯網(“量子互聯網”)。

人工智能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今年高交會上,有關人工智能產品的展館就有數十家以圖像/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無人駕駛等領域的企業為主要展示企業。記者在信息技術與產品展上看到,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吸引了不少觀眾的注意,不少觀眾坐在現場的模型車內對該系統進行體驗。

據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研究員俸思介紹,該系統集成了紅外夜視、胎壓監測、盲點監測、全景泊車等多種功能,能够將優化過的車內外畫面呈現給駕駛員,幫助他們在下雨、霧霾惡劣天氣下輕鬆掌握車輛周圍的情況,便於駕駛和泊車。

俸思還表示,該系統目前已經運用於神龍、東風小康、北京現代、中國一汽等汽車品牌中,未來兩年內,該系統的自動泊車功能也將有進一步發展。

漢柏科技有限公司現場則展出了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閘機,據該公司技術中心總經理李劍介紹,內部測試顯示,他們的設備不僅能在1秒鐘內完成識別過程,識別準確率也高達99.6%。目前,該設備已經在鄂爾多斯機場、深圳市交管局等地被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