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宏觀指標勝預期 穩中向好態勢持續發展

2017-10-31

【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30日在官網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經濟運行、就業、物價、國際收支四大宏觀指標好於去年同期,好於年初預期,穩中向好態勢持續發展。

一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59.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9%,比全年預期目標高0.4個百分點左右,在世界範圍內繼續名列前茅。

從生產看,夏糧和早稻產量比上年增產5億斤,農業生產穩中調優;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比第二產業快1.5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8.8%。三大產業發展形勢良好。

從需求看,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5%,消費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5%,增速雖比上半年有所放緩,但投資結構不斷優化;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6.6%。三大需求總體穩定。

二是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前三季度,全國新登記企業同比增長12.5%。在孵科技型小微企業達13萬家,帶動就業超過210萬人。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新興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數同比分別增長12.4%、10.8%和10.5%。

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097萬人,同比多增30萬人,達到全年預期目標的99.7%,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9月份,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83%,為2012年以來新低。

三是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市場供應總體充足,居民消費價格小幅上漲。

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比年初預期目標低1.5個百分點左右。

四是國際收支回穩向好。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穩中有升,跨境資金流動穩定有序,國際收支形勢不斷改善。前三季度,貨物貿易順差2.03萬億元,同比收窄17.7%。前三季度,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186億元,同比增長1.6%。9月末,外匯儲備餘額31085億美元,比上月末增加170億美元,連續8個月回升,改變了去年一度下滑的狀況。

文章表示,支撐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條件不斷積累增多,為更好地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奠定了扎實基礎。但也要看到,中國正處在結構調整的過關期,新動能新產業尚在孕育,結構性體制性矛盾依然存在,持續向好基礎尚需進一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