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030號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駕照互認道路負荷增 議員意見反應各不同
2017-10-30
【本報訊】日前,交通事務局向交通諮詢委員會提出全國與澳門互認駕駛執照的方案,卻不設公開諮詢。在昨早的澳廣視節目「澳門論壇」中,有議員認為,互認駕照是大勢所趨,有議員認為,互認駕照令道路負荷增加,本澳應該公交優先,不應鼓勵外來人自駕。
直選議員施家倫直言,基於粵澳合作越來越多等原因,內地、本澳駕駛執照互認已經是「大勢所趨」,可以更方便居民。若本澳拒絕互認,可能是「自己封閉自己」、「自己設限自己」。他又「用數據說話」:多年來,持內地駕駛執照在澳門發生意外的比率不到百分之一。
在外地有自駕經驗的直選議員麥瑞權提出,駕駛者竟可在澳門的斑馬線「車死人」,這已經是「笑話」、「恥辱」。政府應該清晰路標、嚴厲執法,改善自己的缺點,才能把澳門變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而不應該「斬腳指避沙蟲」,避開內地、本澳駕駛執照互認的「大勢」。
直選議員何潤生提出,本澳交通現在處於很大的困局。試想,每年有三千萬旅客訪澳,駕駛執照互認後方便部份旅客自駕遊,租車服務將會增加。並認為,在本澳做好公交系統建設後,才是商談內地、本澳駕駛執照的時機。他表示,不會在內地自駕,因為,便捷公交可解決出行需要。
政府提出的諮詢方案是本澳居民在內地免試獲發駕駛執照。直選議員梁孫旭表示,自己參加內地駕駛課程後考取執照,過程中學到內地的駕駛知識,可減低意外的風險。並提出,本澳現已為旅客讓出道路,駕駛執照互認必令車輛增加,對居民造成影響。並稱,對互認諮詢方案「有所保留」。
直選議員吳國昌表示,內地、本澳駕駛執照互認後,肯定增加道路負荷和過界司機。他提出,大灣區合作應是優化各城市,而不是同一化。本澳已經承載力「爆棚」,不應鼓勵外來人自駕,而應公交優先,否則,就是劣化環境。長遠不能達至大灣區互補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