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輿論學者指:民進黨『仇中、反中』兩岸互動難突破

2017-10-28

【香港中通社10月27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芍苓)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6日在“兩岸交流30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發表談話,台灣島內各界高度關注。然而,相關學者、輿論指出,蔡英文再度使出實問虛答的招式,把她的“新四不”做了點文字潤飾,跳針式地又播放了一遍;蔡英文雖一再強調“釋出善意”,卻始終迴避大陸所要求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而且無法約束黨內同志“仇中”語言與惡劣態度;學者強調若蔡英文不能突破“仇中、反中”理盲的民粹壓力,民(進黨)共(產黨)良性互動的機會之窗將難以開啟。

27日,《中國時報》在頭條新聞報導指出:遺憾的是,蔡英文未能夠針對核心問題提出具體作法,站在兩岸交流30年的歷史關鍵點上,談話內容空泛令人失望,兩岸要融合,領導人不能只說不練。

報導更強調,蔡英文雖一再強調“釋出善意”,問題是大陸所要求的基礎就是“九二共識”,而且蔡英文無法約束黨內同志“仇中”語言與惡劣態度,兩岸關係在民進黨執政後愈走愈冷,過去開放交流30年來累積的信任和善意正逐步流失,如果不搬開障礙,可預期彼此仇視的情緒將形成惡性循環。兩岸關係好不容易走到今天,善意是需要累積的,蔡英文不應停留在文青式談話,需拿出具體的善意行動和對策,為兩岸破冰鋪路。

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李彥秀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蔡英文26日的講話論述的還是以去年“520”就職中,承認九二歷史事實為基調,希望迴避“九二共識”的字眼,達到蔡英文口中維持現狀的承諾。但是這樣的論述在過去兩年的兩岸互動看來已經證明不可行。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27日在報章撰文指出,讓人失望的是,蔡英文再度使出實問虛答的招式,把她的“新四不”做了點文字潤飾,跳針式地又播放了一遍。蔡英文認為她的“善意不變、誠意不變、不會走回敵對的老路,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是處理兩岸關係一貫不變的原則”。然而,必須要說,如果這就是蔡英文的底線,那麼,“新四不”恐怕還得再加上“一不”,就是“撞牆不變”!

文章指出,綠營人士或許認為,撞牆就撞牆,兩岸關係僵持下去又有什麼了不起。然而,十九大之後,兩岸的基本情勢已經益發清楚,那就是一個空轉內耗,困在“悶經濟”陷阱中,日益邊緣化的台灣,將對上一個團結穩定,享有中高速經濟增長,而在國際秩序中擁有越來越多話語權的中國大陸。這樣下去真的對台灣好嗎?

此外,前“國安會”諮詢委員蘇進強27日亦在報章撰文指出,蔡英文26日的講話,坦白說,這是蔡英文執政以來對兩岸“既有基礎”說得最清楚的一次,然而,比較可惜的是,既然宣示概括承受1987迄今兩岸交流的成果,卻又對兩岸和平發展的關鍵“九二共識”隻字不提,對如何延續23項協議也沒有具體的說明。

蘇進強認為,此時此際,蔡英文呼籲兩岸珍惜以親情為起點的30年交流成果,然而,若蔡不能“責人先責己”,先放下民進黨“《台獨黨綱》”的歷史包袱,不能突破“仇中、反中”理盲的民粹壓力,則民(進黨)共(產黨)良性互動的機會之窗將難以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