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越細越沙塵

2017-10-24

政府總部,開放予公眾,這一行動,既可親民,亦可暗示,施政略透明。

兩天之公開參觀中,可讓市民領略到,政府首腦,在何種環境下辦公,決策民生大事,而非像過去封建皇朝,聖令發於深宮,同時,在參觀過程中,有歌有舞,更有警察管弦樂隊出色表演,讓市民既可觀莊嚴殿堂,尊貴之地,亦可渡過輕鬆之半天。

這是一個初開明的親民政策,從中可以拉近市民與政府高層之距離,減輕平日施政不當所產生之民間怨氣!

但,可惜,整個政府,就只有一個總部能偶爾公開讓市民參觀,其他的政府部門,大部分仍是「養在深閨無人識」!

試設想,如果能把問題多多的其他政府部門,也一如政府總部的作法,定期向市民公開,接受市民的參觀和訪問,類似氣象局的「天鴿」問題會發生得如此頻繁嚴重嗎? 澳門的交通、工程等工務問題會如此墮入到積重難返的災難性的局面嗎? 澳門的輕軌建設進度還會這麼「龜速」莫明吧? 肯定不會! 一千個不會! 甚至可以肯定一萬個不會!

在外國,不少國家機關,定期開放或安排市民前往參觀,接受訪問,讓市民明白各個政府部門平時之運作,遇到問題,也懂得投訴有門,讓事情可以及時解決。提升施政效率,若甚政府部門出了事,也事前作好機制,自動迅速的展開聽証會,讓有關官員及政府部門向市民公開解說,以作釋疑或問責! 在花旗國,逢每周六,總統專門闢有一個電台節目,由總統親自向市民閳述最近一段時間的施政情況,因總統是人民最大之「公僕」。

可惜在澳門,有些部門返其道而行之,不但施政黑幕重重,出事更「臭屎密冚」,甚至電台、砲視等傳媒邀約訪問,也「打死吾現身」,一味保持「神秘感」! 什麼問責制,即使職業負責感,也蕩然無存! 更何妨「施政透明」,個別官僚視衙門為私人戰陣,用人為親,關埋門,胡作非為,出了事,臭尿密冚。

到如今,連政府總部,年中也定期開放,以「親民」,以顯「胸襟」! 但仍有不少個別部門仍死抱「山頭」,打擊異己,錯漏百出,仍持勢橫行! 莫非應了坊間一句俗語,「官越大,越有分吋,官越細則越「沙塵」!?

‧阿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