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任馮瑞權‧特首也有責

2017-10-21

【本報訊】廉政公署公佈氣象局颱風預報程序的調查報告後,公眾更認為馮瑞權一人需要負責。議員蘇嘉豪重申,行政長官崔世安去年在社會強烈批評下續任馮瑞權,而且,「天鴿」襲澳下,崔世安是馮瑞權的直屬上司。議員林玉鳳表示,若氣象局去年沒有報告如何改善,崔世安仍續任馮瑞權,也有監管責任。

廉署的最新報告指出,在非辦公時間考慮懸掛三號甚至八號風球時,前氣象局局長馮瑞權留在家中依靠電話和網絡遙控決策,考量的標準連局內人員都不清楚。直選議員林玉鳳認為,馮瑞權疏忽職守、妄顧公眾安全、嚴重違反職業道德。她已根據立法會《議事規則》提出譴責馮瑞權,有待全體議員在下星期一表決。

林玉鳳﹕廉署報告摑政府一巴

值得注意的是,「妮坦」去年襲澳後,崔世安仍續任馮瑞權為局長,相關批示列出的理由是「具備合適的管理能力及專業經驗」。林玉鳳認為,廉署的最新報告「摑咗政府一巴」。並表示,「妮坦」之後,若氣象局沒有向上級報告如何改善,崔世安仍批示續任,也有監管的責任。

過去,廉署發表報告後,事件便不了了之。林玉鳳認為,「天鴿」襲澳時,有十人離世,數百人受傷,公眾應把今次事件視為「切膚之痛」。續說:「這麼大件事,都引不起大家重視、真正問責,我見不到社會還有甚麼希望。」她表示,政府一定要努力推動問責制。

直選議員蘇嘉豪坦言,看了廉署報告後「抹一額汗」。因為,馮瑞權當局長的十多年來,每當出現颱風,市民原來處於相當危險的狀況。他認為,廉署報告只是證明,市民過去對氣象局的批評不是純粹的揣測,事實是該局行政失當。不過,報告仍未足夠披露氣象局應對「天鴿」的細節。

蘇嘉豪﹕官場不應續存「祭旗文化」

現在,看似社會各方只要馮瑞權一人負上「天鴿」的所有責任。蘇嘉豪強調,澳門官場不應繼續存在「祭旗文化」。他重申,「妮坦」去年襲澳後,就算社會強烈批評,行政長官崔世安仍然續任馮瑞權。「天鴿」襲澳,運輸工務司司長離澳休假,馮瑞權的直屬上司就是崔世安。

蘇嘉豪日前已提出書面質詢,向崔世安問:會否承認自己需要負上最高責任?昨日,他也提出辯論動議,議題:「政府應徹底改革氣象局颱風預警及內部管理機制。」蘇嘉豪透露,在直選議員吳國昌關於「天鴿」的辯論動議獲得通過後,便會提出可以傳召證人到立法會的聽證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