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016號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化驗師公會舉辦年度科學會議
2017-10-16
【特訊】由澳門衛生局及澳門基金會贊助, 於10月14日(週六)下午假澳門十六浦索菲特酒店六樓宴會廳舉行「澳門化驗師公會2017年度科學會議暨會員大會」。澳門化驗師公會舉辦是次的科學會議,內容涵蓋實驗室如何結合人工智慧、互聯網、移動數據、基因定序分析和數據庫、質譜儀技術應用於生物樣本分析等,致力提升化驗專業人員的專業技能的水準。
是次科學會議,邀請了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謝麗琪主任,講解「互聯網+時代下智慧實驗室大資料管理平臺的構建」,介紹平臺的基本架構和功能模組,並對實驗室如何將數據資源整合,以及實驗室對管理流程、檢驗流程、業務流程進行升級和重組,實現實驗室互聯網化的轉型升級。
另外還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莫全城副教授,主講題目為「化學計量的主要概念」,他解釋了化驗結果和檢驗方法的可追溯性,以及一個檢測的計量結果如何面對各種挑戰,證明其結果的可信性、正確性和精準性等等。另一位主講嘉賓也是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陳德華教授,講題為「利用吸附劑附膜漏斗噴霧質譜法分析複雜生物性樣本」,講解如何利用質譜儀方法來分析人體血液樣本中的藥物或化學物的質量和化學結構,這是當前生物醫學領域的檢測技術發展的躍進。
隨著基因定序檢測技術的發展,是次會議還邀請了全球最大的基因研究中心-華大基因的趙靜博士,講題為「基因引領健康-我的基因我知道,我的健康我做主」,她介紹了利用基因檢測來診斷多種的遺傳疾病,以及早預防和治療,大大減輕醫療負擔和對病人造成的影響,使得將來人類的平均壽命可達100至175歲,可以大大提升個人的健康質素,從而延長人類壽命。
是次會議內容豐富全面,引起了與會人員的極大興趣,紛紛和主講嘉賓交流和分享,令澳門化驗從業員們拓展了視野,瞭解到化驗領域的國際發展和要求,豐富了專業知識,有助提升檢驗行業的不斷發展和服務質素,為澳門市民的健康生活提供更有力的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