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010號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環保局推電腦手機回收計劃
2017-10-10
【本報訊】環境保護局昨日推出「電腦及通訊設備回收計劃」。主要對象為市民、政府機構、學校及非牟利機構。政府的承辦機構可為政府機構、學校及非牟利機構提供免費上門回收服務。市民可將廢舊電腦和通訊設備送到固定回收點 (環保局、部份「環保 Fun」回收點),或交到流動回收車。(www.dspa.gov.mo/computerrecycling.aspx)
今次計劃的回收項目主要包括:手提電話、電視機、電腦、碳粉及墨盒、打印機及掃描器等。政府的承辦機構將對所收集到的廢舊電腦進行篩選,如屬較新型且符合該局捐贈要求的電腦,經一定處理後將捐贈予本澳有需要的慈善團體,其餘則由回收計劃的承辦機構進行拆解,並將當中可回收的物料作後續再生及資源化處理。
環境保護局環保基建管理中心主任陳國浩表示,「電腦及通訊設備回收計劃」是先導計劃,為期一年,為未來開展大規模回收累積經驗。一年的計劃預算為四百多十多萬元,希望回收不少於五萬件設備。政府今次以書面諮詢、直接磋商批給承辦機構 ── 中興科域 (澳門) 有限公司。陳國浩指出,這間澳門公司的母公司從事相關行業很多年,也很有資質,與香港政府進行相關計劃。
為何市民不把電腦及通訊設備交給二手、回收市場,卻交給政府的承辦機構?政府發起這項計劃,會否影響商業市場?陳國浩回應,政府的計劃可確保電腦及通訊設備得到妥善的後續再生及資源化處理,符合國際公約的要求。例如:政府的承辦機構會把電路板運到日本處理。他相信,政府的計劃對商業市場有正面影響,推動業界盡量後續再生及資源化回收物品。
陳國浩也指出,現時,每日約有十九噸電腦及通訊設備送到垃圾焚化爐銷毀。另外,從去年至今,本澳回收約五千六百公斤的電池,現暫存在特殊環境廢物處理站,從未進行固化處理。他透露,政府將會把回收電池運離本澳進行資源化處理,現加緊進行相關工作,包括:涉及《巴塞爾公約》管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的行政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