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1007號
2017年10月07日
星期六
台商林璟均:台青大陸創業要接地氣
2017-10-07
【中新社廣州10月6日電】 (中新社記者 郭軍)“大陸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台青大陸創業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還要接地氣,視野要開闊,要像海綿一樣去吸收、學習。”廣州台灣青年之家輔導會長林璟均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
近年來,廣州漸成台灣青年創新創業的熱土。據廣州市台辦的統計,僅去年以來,就有76個台灣青年創業團隊落戶廣州。
2006年,林璟均前往廣州暨南大學攻讀法學博士學位,一年後在廣州開出第一家甜甜圈店。目前,他已在廣州、佛山、深圳、南通等地共開了10家甜甜圈店,家家盈利。今年他計劃加快開店速度,將在廣州、深圳再開四家,明年將進軍成都和武漢。
到大陸唸書期間,林璟均發現這裡的市場要大得多,遂決定以廣州為基地拓展大陸市場。
“放棄在台灣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來到大陸,一開始沒有朋友,一個人打拼,心裡其實很仿徨,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林璟均回想當時說。
第一家店正式開業那天,店一下子湧進來大批客人,“第一天我們就賣出了1200多個。”
廣州第一家店開了三年,店舖租約到期後,林璟均決定把店開進商場內,減小店面,降低租金。“廣州地鐵建設一日千里,形成許多新商場,而這些商場人流有保證。”林璟均說。此後數年內,甜甜圈店陸續入駐廣州正佳廣場、動漫新城、江南新地等購物中心。
在大陸發展十年,林璟均坦言,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店舖租約不穩定,租金上漲過快,應對的辦法是尋找新的地點或者通過與台商同業合作一起拿店。
“大陸市場比以前更大,但競爭也更激烈。”林璟笑稱自己是幸運兒,決定把自己創業經驗和曾遇到的難題與台青、台商分享,以幫助更多人。他現在是廣州台灣青年之家輔導會長。“台灣人創業想法多,但缺資金跟執行,真正去做的祗有10%。”林璟均常鼓勵年輕人,“有想法,大陸絕對是大市場。”
“來了就要接地氣,以前在台灣的經驗和知識要放下、歸零,在這邊要多跟本地人交朋友,尋找本地合作夥伴,才能學到更多東西。”他坦言,大陸發展太快,新一代台商想法有些跟不上大陸人,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不少台商太過墨守成規,以前台灣有的一些優勢如今正慢慢喪失。
“這讓我們反思,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林璟均說,台灣人做生意喜歡單打獨鬥,而大陸人則喜歡“打團體戰”。單打獨鬥的時代過去了,現在講究資源整合。
去年底,林璟均在廣州的居民小區裡開了一家新店,並同時把那裡改造成一個台青創業基地,“我們稱之為逗陣工園,意為‘一起創業的園地’,這裡的成員來自台灣,專注在餐飲、烘焙、文創等領域,大家互幫互助。”林璟均告訴記者,目前他同時輔導8組台青創業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