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913號
2017年09月13日
星期三
梁安琪關注本澳道路質量安全問題
2017-09-13
【特訊】日前,有民眾向電台節目反映本澳道路質量問題,提到有道路的路面長期損壞嚴重,常現裂縫坑洞,處處有陷阱,但補完又爛,特別是在數個颱風侵襲之下,損壞情況更加嚴重,嚴重危及駕駛者的生命安全,立法議員梁安琪表示,過去她曾多次促請政府關注此問題,但仍未見當局有何全面的規劃,眼看還有颱風接踵而至,若不盡快解決,會為民眾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政府是否要等到傷亡才會引起重視? 梁安琪再次督促政府盡快採取措施,以確保駕駛者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澳門地小路窄,但註冊機動車卻超過25萬輛,不斷加重路面的負荷,加上各種工程相繼開展,重型車輛頻繁在道路上穿梭,造成不少路面因磨損出現裂縫、坑洞,甚至凹陷情況,市民駕駛私家車及電單車經過時猶如“過山車”般,稍有不慎易釀成交通意外,居民及駕駛者對此怨聲載道,形容本澳遍佈「爛路」,且道路經修補後不久,又出現相同的情況,痛批道路補完又爛,浪費公帑,上述市民在反映路面質量問題時也提及,向民署反映後雖即刻採取鋪上瀝青的填補措施,但是不久後又恢復原狀,民署表示瀝青只是臨時應急措施,但是涉及整條道路質量問題則由工務局負責,讓市民質疑部門之間的合作講足多年仍是溝通不到位。
梁安琪提出,今年審計署公佈《道路工程的協調管理》報告中已提到,由於道路工程監管不嚴,標準不一,經常需要額外修補,造成各區的路面質量參差,且在管理上,完全沒有體現跨部門合作的協同效應。這些問題已累積多時,有關部門應當對道路工程竣工後路面質量的監察工作進行檢討並加以完善,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及合作,從而保證路面質量的安全。
梁安琪表示,本澳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每年接待超過3000萬人次的遊客,加上日後港珠澳大橋的落成,在道路的車流量及使用量上將會有更高的要求,政府應與時俱進,適時檢討現時採用的路面用料是否不合標準,要進一步提高道路的質量標準,科學考量日後本澳各路段可負荷的車流量,特別是主幹道更要有高標準,規範鋪路的材料及路面厚度等道路設計,增加路面的耐用性,檢討現時道路保養的方式,減少路面重複修補情況,從而保障駕駛者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