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稱未來或現『雙向波動結合緩慢昇值』 人民幣匯率結束11日連漲

2017-09-13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作者 馮玲玲 夏賓) 9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結束了自8月25日起連續11個交易日的昇值趨勢。當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5277,下調280個基點,創今年1月9日以來逾8個月最大調降幅度。

匯率水平在合意政策區間內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此次人民幣大幅回落傳達了中國央行不希望人民幣過快昇值的信號,改變了市場預期。

中金公司等市場機構指出,如果人民幣昇值過快,可能會引發對匯率偏強從而抑製出口的擔憂,促使央行加大干預力度。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也表示,近期人民幣昇值有些『失控』,當前如果不對市場進行一定干預,人民幣將繼續走強。但從宏觀來說,這並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在中信建投分析師黃文濤看來,在央行追求人民幣匯率雙邊波動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出現持續單邊昇值可能與央行目標相悖。目前來看,匯率水平可能仍在央行合意的政策區間內。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對市場來說,人民幣應回歸理性狀態,形成一種『未來昇值幅度不應過大』的預期。『從國際上看,政策效應給市場一種人民幣匯率比較平穩,而非持續昇值的預判。』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亦認為,中間價下調的一個原因是人民幣匯率連漲11個交易日引發市場調整需要,另一方面與市場預期有關,人民幣匯率下跌屬於正常現象。

  雙向波動結合緩慢昇值

對於未來人民幣的走勢,專家認為,人民幣匯率下跌並不能同人民幣貶值『畫等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張瑜表示,央行調整是讓人民幣昇值幅度維持在合理區間內,並不是引導貶值,從而引導匯率在合理的機制框架內,而框架核心就是維持一籃子貨幣穩定。

民生銀行高級研究員應習文也指出,人民幣暫時回調並不意味著趨勢反轉。未來人民幣匯率有望呈現『雙向波動結合緩慢昇值』的發展趨勢,快貶和快升的概率都將下降。

在趙慶明看來,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讓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人民幣波動會更加顯著。但這種波動與人民幣大漲大跌並不劃等號,市場發揮作用的結果可能就是漲跌交錯。

黃文濤認為,短期看,市場與央行間的博弈對匯率影響最大。在人民幣中間價參考『前日即期匯率+一籃子匯率變動』的雙錨制建立後,美元波動對人民幣匯率起到錨定作用。因此,在央行希望人民幣雙邊波動背景下,人民幣未來走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元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