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904號

2017年09月04日

星期一

天災亦人禍澳殤怠慢天鴿庸官害命‧罪責難填

2017-09-04

『天鴿』風災導致十死慘劇,不少市民家園被毀或受損嚴重,在『天鴿』走後政府召開記者會,當時尚未辭職的氣象局局長馮瑞權在會上稱,對『天鴿』所造成的禍害『非常抱歉』,又說該颱風較特別,錄得本澳有記錄以來最強的平均風速和陣風,陣風有超過二百公里,個別平均風速一百四十公里,強過以往,『翻查紀錄是最強的一個颱風』。他又承認,氣象局就該颱風的強度和路徑的預測和想法,確實有『少少出入』、『少少偏差、誤差』,因當初多預報其於珠江口東岸登陸,結果變成西岸登陸,而登陸前突然增強,這亦較罕見,實難以準確預報。照馮瑞權所說,『天鴿』之禍,是因為『天鴿』亂飛,『估佢唔倒點走』,所以天氣預警才會有『少少偏差、誤差』,不能責怪他。

『天鴿』勢勁氣象監測早知

真係預測『差少少』?資料顯示;在天鴿形成前,香港天文台已在『九天天氣預報』預測八月廿三日有熱帶氣旋侵襲,天氣惡劣,有狂風大雨;廿二日中午後香港氣溫飆升,天水圍濕地公園最高氣溫更達攝氏卅九度,成為全香港所有自動氣象站的歷史最高紀錄,天文台並測得翌晨最接近香港,並可能在距離香港一百公里範圍內掠過,屆時正值漲潮,低窪地區將嚴重水淹,呼籲市民應盡快完成所有防颱、防水淹措施。港天文台在凌晨五時許發出八號風球信號,當時『天鴿』移至香港之東南約一百七十公里,早上八時十分發出九號風球信號,一小時後發出十號風球信號,『天鴿』在上午十一時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以南約六十公里掠過。

而澳門氣象局在廿一日下午發出『特別報告』,表示『天鴿』將在廿二日進入南海北部,隨後廿三日進一步朝向廣東沿岸,並為珠江口一帶帶來不穩定天氣。氣象局在廿二日上午十一時懸掛一號風球,受到『天鴿』的下沉氣流影響,路環九澳氣象站測得最高氣溫攝氏卅九度,打破全澳最高氣溫紀錄,氣象局在傍晚表示,一號風球會在晚間維持。氣象局隨後在晚上九時表示『紅色風暴潮警告』約於翌日早上八時生效。一小時後又表示,翌日凌晨一時至三時約考慮改掛三號風球;隨後於廿三日凌晨三時正懸掛三號風球,並表示早上視乎情況考慮改掛八號風球。後來於早上六時十五分表示考慮在上午九時或之前懸掛八號風球,至上午九時正懸掛八號風球,當時『天鴿』位於澳門之東南約一百一十公里,後由於『天鴿』加速逼近澳門,氣象局需在兩小時半內接連懸掛八號、九號及十號風球信號。最終在上午十一時半懸掛最高等級的十號風球,同時發出『黑色風暴潮警告』,當時『天鴿』集結在澳門之南南東約卅公里。(即預料有高出路面一公尺的淹水,此前一直只是維持較低級別的紅色風暴潮警告),唯此時澳門廣泛地區已經出現淹水。據悉;氣象局在風暴抵達前一日下午已經預測『天鴿』將正面侵襲澳門,理應有充足時間改掛更高風球。

釀成慘劇 難辭其咎

監測天氣突變,發出預警報告,讓可能發生的災害減至最低是氣象部門的專責。在相關的資料顯示出,港澳兩地氣象部門都早預料到『天鴿』將正面來襲,而超強颱風的覆蓋面積相當廣闊,港天文台早作預警,指出『天鴿』會『好勁』,提醒市民及早作好防範措施,而澳門氣象局在於廿三日凌晨三時,仍表示要視乎早上天氣情況才會考慮掛八號風球,讓大眾對超強颱風掉以輕心,且氣象局在兩小時半內接連懸掛八號、九號及十號風球信號。反映出對天氣預警跟不上,非馮瑞權所說的『差少少』,是『差得遠』。是天氣監測能力差?抑或判斷力差?專業能力不足?

在過去多年,氣象局已多次在發放天氣及風暴預警信息方面有錯誤,為社會詬病,今次『天鴿』預警失誤更是『大大鑊』,並非道歉可了事。馮瑞權於『道歉』翌日,以私人理由辭呈。

『天鴿』災害,除凸顯了澳門氣象監測不力,部門領導無方,雖然多次預警信息不足及差誤,但部門『阿頭』卻穩坐其位十八載,亦反映出政府高層官員的不作為,以及政府無視民生關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