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902號
2017年09月02日
星期六
科協領隊赴港參加科普工作坊
2017-09-02
【特訊】為促進本澳科普教育及培訓工作,提高學生科技文化素養,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舉辦了「可持續發展項目奧林匹克競賽計劃」,在教育暨青年局的大力支持下,組織本澳中學師生前往香港分別參加兩個科普工作坊,來自8間學校42名中學師生參與。
科協7月6日組織本澳中學師生前往香港元朗新田米埔自然保護區參加了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HK)舉辦的濕地管理認知課程。在導賞員梁思敏博士的帶領下,師生們參觀了基圍,學習濕地管理概念以及基圍蝦的養殖歷史和養殖方法。參觀過程中,同學們也認識了浮橋的設計和在濕地環境的重要作用,同時聽了關於米埔自然保護區保育、研究和設施的介紹。
另外,在7月13日,澳門科協李銘源副理事長帶領另一批中學師生前往香港工匠灣(MakerBay)參加數字製造和結構工程工作坊。MakerBay擁有巨大的空間、工具和“造客”社區。學生在實踐工作坊上參加了一個輕型結構的設計、計算、數字製造、組裝、測試和檔編制。除了完成一個科學項目,也在建立一個真實的結構,這要求團隊協作,學習使用手動和電動工具、車間的安全事項、技術寫作、攝影等等。工作坊第一部份主要圍繞繪圖、數學、設計、數位製造,由主講導師Gauthier Rabillier介紹可折疊伸展式建築學、結構工程;建築製圖、向量設計;數字製造等概念原理。工作坊第二部份則是製造、組裝、測試,而材料只是簡單的報紙。工作坊上進行了報紙橋挑戰,不同的小組分別用報紙製作不同結構的橋,最後測試負重能力,優勝小組最終製作出負重15kg的報紙橋。通過活動,師生們學習到了不少工程學的知識,並進行了團隊協作的實踐,受益匪淺、樂趣無窮。
在內容豐富而充實的工作坊中,師生們展示了對生態和工程科學的極大興趣,也切身學習和體驗了多方面的科技實踐,為其對創新科技項目籌劃和開展本地比賽帶來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