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831號
2017年08月31日
星期四
坊會對新聞局大樓再利用有建議
2017-08-31
【本報訊】街總中區辦事處及板營坊會八月初就舊新聞局大樓再利用方案進行問卷調查,只有四分一本地受訪者知道該大樓處於空置,反映社會對此關注度極低。坊間意見認為,該大樓活化時應加入青創、室內運動、長者社區服務元素,又促請政府在現有建築上作修復,保留原有建築。另兩會關注到,仍有不少政府建築物處於空置,促活化利用。
位於板樟堂的舊新聞局大樓空置至今已有十一年,坊間多年來對於該大樓的再利用提出不少意見,以免資源浪費。政府於去年十一月拋出用作青創用途的活化方案。街總中區辦事處及板營坊會八月初就舊新聞局大樓再利用方案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區內居民及旅客對大樓的活化意見。九百九十五份有效問卷中,本地居民佔八百二十六份,旅客佔一百六十九份。受訪本地居民中,僅四分一受訪者知道大樓處於空置狀態。百分之五十六點四受訪居民同意上址作青創用途,但認為只有青創元素過於浪費,有一半意見認為大樓不合適發展青創。希望加入青年活動、室內運動、社區服務元素。
在受訪旅客部份,僅百分之三十一點四認為該區旅遊設施足夠,百分之四十二點六認為不足,百分之四十點二認為有必要增加該區旅遊設施。對大樓用途,三大建議為展覽館、咖啡茶座、室內運動元素。
板營坊會副理事長張淑玲表示,由受訪居民中僅四分一知道大樓目前處於空置,反映社會對此關注度極低, 建議政府未來規劃時,做好事前諮詢及制定明確時間表,讓市民了解政府計劃,針對計劃發表意見。結合受訪旅客及市民意見,建議大樓未來加入室內運動、社區及長者服務元素,以及研究在天台設露天茶座,供遊客、市民使用。
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陳家良指,大樓空置已有十一年,存在漏水、結構問題。建議未來在現有建築上作修復,保留原有建築。
另外,他指出,政府有不少物業存於閑置,例如城市建設展覽廳二零零三年啟用,但自輕軌諮詢完成後一直閒置,並且由於缺乏維護現時該建築損毀嚴重;水塘的玻璃屋處於長期閒置狀態;益隆炮竹廠自明確為政府土地後至今仍無任何規劃;永寧大廈不少地鋪長期閒置等,不少政府建築物未獲妥善利用,建議政府可以研究透過徵集,重發掘建築物的活化價值及收集居民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