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825號
2017年08月25日
星期五
台灣時隔11年再發射衛星 福衛五號明淩晨升空
2017-08-25
【香港中通社8月24日電】臺北消息:台灣首枚自主研製的衛星福衛五號25日淩晨(台灣時間)將在美國發射升空,太空中心將在現場透過直播與台灣民眾分享。福衛五號計劃總主持人張和本表示,升空後約83分鐘,將與地面操控首次通聯。
原本預計去年發射的福衛五號,受到去年獵鷹九號火箭爆炸影響,一再延誤時程,直到今年8月25日才發射,並在7月19日由華航波音747貨機運至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目前已在美國待發。
美西時間24日上午11時50分,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火箭獵鷹九號,將承載福衛五號發射升空,開始執行5年的太空任務,升空後所拍攝衛星影像,可用於政府施政、防災勘災、環境監控、學術研究及國際人道救援協助等用途。
台灣“科技部長”陳良基在“行政院會”上邀請部會首長赴新竹太空中心現場觀看發射過程,或與民眾一起收看電視直播。
“行政院長”林全強調,福衛五號發射升空是台灣科技界的重要里程碑,社會大眾也重視這項成果,歡迎各位首長親自參加或收看電視轉播。
據瞭解,福衛五號逾七成元件均由台灣自主研發,耗資56.59 億元新台幣,歷經6年,被稱為最有“台味”的首顆自主研製高解析遙測衛星,距離上次發射的福衛三號相隔11年又8個月。
太空中心副主任余政憲表示,2009年開始推動福衛五號計劃,決定朝著能看到巴士的彩色4米解析度,及小客車的黑白2米解析度,並參考時任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及半導體專家的意見,決定製作12000畫素的CMOS取代過去的CCD,也使福衛五號成為首顆搭載CMOS感光元件的衛星。
太空中心表示,未來福衛七號自主衛星將搭載更多台灣自製的零組件,包括GPS接收器等,也期待帶動更多的相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