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己 初心不改 -----記拳藝俱樂部總教練蕭自康

2017-08-08

運動能強身健體,亦能磨練人的心志。澳門拳藝俱樂部總教練蕭自康,自少與拳擊武術結下不解緣,練得一身好武功之餘,擔起運動員角色經常參賽,亦負起教練身份讓武術生生不息。談起他對該運動的熱愛程度,他表示,雖然當教練不能成為一個維生的職業,但這比其原有職業更抱有熱誠,因為自己喜歡。他形容“上了山但不會下山”,堅持自己喜愛的事物,就只能一心一意。

蕭自康憶述他當年如何與武術結緣。他表示,年少時對武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了多項武術項目,如拳擊、泰拳、詠春等。起初以強身健體為目的,經過一些年月,開始嘗試參加比賽,漸漸豐富了自身經驗。一九九九年,澳門拳擊總會成立,那時起他同時肩負起運動員及教練的身份,建立一套正統訓練系統,亦吸引了愈來愈多青少人學習拳擊。他指出,澳門拳擊隊未成立之前,我們都是各自練習、各自修行,有了一個組織對推動本澳的武術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先練自己再教人

運動可磨練人的心志,他認為從中可以學習到如何提升毅力,在知識層面及人際關係上亦需要不時修煉。他說道:“教拳會遇到不同的人,如果自己沒有能力,別人也不服你。” 以前,社會普遍對練拳習武的人多少也有負面印象,常被貼上“讀書不成、知識低”的標籤。為了讓教練的身份顯得更為有依據。自二零零一年起,他在理工學院修讀體育系的學士及碩士課程。他認為自己要有認證資格,才可幫助推廣拳擊運動在本澳的發展,同時希望藉著自己的奮鬥經歷,一洗大眾對習武之人的負面印象。

蕭自康一路起來,只想做好自己,力求進步,不能原地踏步,才可以堅持其教學之路。又說道:若自己是個肥胖的人,如何教人減肥?有的教練只在站在一旁教授,叫學員自行練習而已。故此,他認為教學最重要的是“先練好自己、再教人”,以身作則是他做人做事的原則。

學員熱心參與令他欣慰

為了在教育及推廣上面有自由度,二○○三年,他成立了澳門拳藝俱樂部。自此,他經常在澳門拳擊總會及該會兩邊教拳,他指出,教班教得多也不感到吃力,當作是一面教班、一面做運動,一舉兩得。該會成立至今已有逾萬名學生,如何評價自己多年推廣運動的成果?他謂:不是說五千名、一萬名學生多不多,不是用數字來衡量的。有的學生從學習的第一天,一直看到他們的進步已很有成功感。

蕭自康續說:他們的投入程度也愈來愈高,有的跟了他三十多年,由他是少年,到他成家立室後,帶同兒子來上堂;有的當了業餘運動員,經常參賽。學員爭取獎項固然開心,即使有的學員不參加比賽,也會當個裁判,對會務亦有幫助。各人各司其職,團結一致,學員的熱心參與,為會務發展出一點力,這已經很不錯,有些東西是不是用錢來衡量的。

本澳運動消費文化難形成

近年有不少香港電影,紛紛於澳門拍攝取景,題材離不開拳擊主題,問及電影對推廣會務有何幫助?他表示,我們大都靠口耳相傳的方法推廣,香港的相關電影對我們的推廣沒什麼幫助。香港則不盡相同,他們的明星效應較明顯,很多追星族,很多明星練得一身肌肉,造就了行內的跟風盛行。香港的業餘運動推廣已發展成商業行為,除了一些開展大眾班,學員也會找私人教練授課,費用不菲,這些收入可以養活一班教練。但在澳門,這情況不會發生。

“在澳門做全職教練,死得喇”,蕭自康說道。澳門市民習慣什麼也是免費,包括運動消費也如是,難以形成運動消費文化。舉例如澳門藝術節或電影節,聽聞亦有派戲票的情況。有些劇目邀請了外地著名演員參加,外地觀眾付上幾百元,票房早早爆滿;而本澳倘收五十元門票,票房亦顯得冷冷清清。故此在本澳當教練是養不起人的,雖然當教練不能成為一個為生的職業,但這比其原有職業更抱有熱誠,因為自己喜歡。他形容自己是“上了山但不會下山”,唯有堅持自己喜愛的事物,就只能一心一意。

該會的收費長期只收取一百元學費,對於一個月上十二、三堂的課,價格是相當低廉。他指出不敢收費太高,期望以低價吸引更多學員來上課。倘若收費高,學生便成了客人。對著客人,教練很多時在教學上會較傾向遷就學生,影響教學質素。故該會維持低收費,他又謂:留得住學生超過三個月已經很厲害。未來希望在推廣大眾體育上漸趨多元化,如正展開踢拳、健康舞、伸展治療師課程等,冀吸納更多學員。

家長對拳擊運動改觀

談到現時的會務發展趨勢,現在來學習拳擊的學生也不分年齡及學歷。蕭自康談及,女生也愈來愈多參加,一班約有三、四十人,女生也佔了三分之一,女生參加擂台比賽也漸多。女生多為了減肥而來,愈來愈喜歡運動,不怕流汗,這才有成效。

過去該會多集中開青少年班以及成人班。去年開始開展兒童班,年齡介乎四至九歲。他指出以往家長對拳擊運動持著保守的態度,怕小朋友學會後便用來打架,故在教授時要更加注重品德教育。他會向小朋友提及超人的故事,提出超人打架是為了做好事,保護自己及身邊的人,所以學拳擊不是當壞人,而是當好人。他坦言,小朋友來學拳擊,學不到什麼技巧,他們都是來“放電”,來玩玩遊戲、做運動,再加一點品德教育便可以。現時,政府推出的善用餘暇的暑期班,該會開了三班,在開始報名首日已爆,可見家長的反應對拳擊也漸漸改觀。

另,是次採訪期間,正值兒童班的上課時間,家長們也從旁注視孩子的上課一舉一動。家長林先生也陪同兒子上堂,林先生表示拳擊運動有益身心,不會擔心孩子學壞,反而覺得這運動可加強小朋友的防護意識,亦有助提高其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