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418號
2017年04月18日
星期二
陳鳳平抑物價獻計 修改街市條例完善進退場制度 競投攤位增加經營成本促競爭
2017-04-18
【本報訊】本澳鮮活市場進口價、批發價至零售價一直存在大差距,以豬肉為例,民署公佈二十四至三十日價格,每公斤鮮豬肉進口價為二十三點一元、 批發價二十六點二元、 零售價為七十八點四元;每公斤菜心進口價為四元、批發價為十一點七元、零售價為二十點五元。
一直關心本澳物價,以及批發價與零售價差距的青洲坊會副理事長陳鳳建議,民署修改《街市條例》時,透過競投讓攤販取得經營權,完善進場制度之餘,亦要引入退場制度,每隔一定年期重新競投,增加攤販經營成本,促使市場競爭,減低聯合抬價現象。
民署規管市政街市運作的街市條例,自一九六零年出台後,曾於一九八九作出少部份修改。民署於二零一四年著手草擬修改街市條例。去年下半年曾透露,考慮參照鄰埠以競投形式取代目前抽籤方式取得檔位經營權。街市攤檔自二零零五年施政惠民措施中獲減免租金後,過去十二年一直免交租。根據統計局二零一六年統計,去年本澳通脹雖然是八年來最低,去年全年通脹率僅百分之二點三七,較二零一五年全年通脹率百分之四點五六,下降了百分之二點一九,跌幅接近一半,但居民生活似未有感到鬆口氣,因去年通脹中,車位租金、外出用膳、汽車價格、大廈管理費及香煙售價有上調。意味著,市民仍要捱貴菜貴肉。
過去幾年不斷有坊間團體反映,本澳鮮活食品進口價、批發價、零售價存在一大截差距,促請政府正視及解決,政府亦努力過嘗試找出中間原因,給市民一個交代,也開放予街市以外場符合要求的所售賣鮮活、蔬菜,例如超市。市場加入競爭,價格略有回落,但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仍然存在一倍以上的差額。以民署公佈二十四至三十日價格,每公斤鮮豬肉進口價為二十三點一元、 批發價二十六點二元、 零售價為七十八點四元,每公斤鮮牛肉進口價為四十點元、 批發價七十四點四元、 零售價為一百三十三點九元。每公斤菜心進口價為四元、批發價為十一點七元、零售價為二十點五元。每公斤蕃茄三點九元、批發價為八點二元、零售價為 十八點六元。
豁免小販租金開放批發市場市民仍要捱貴菜肉
街市已豁免小販租金,政府又開放批發市場、中央政府透過南光公司保證貨源、來貨價和質量,為何市民要捱貴菜貴肉?多年來關注這問題的陳鳳也表示,還未找到答案。坊會增向政府反映過此問題,政府也推出街市公布街市零售價格、增加透明度,沒法解決批發與零售價大差距問題,只能歸咎「自由市場」自由定價。
陳鳳認為,民署進行街市商品價格後,變相鼓吹了攤販按這價格聯合定價,而免收租金制度,造成攤販不會因有經營壓力而薄利多銷,建議由街市管理、消保法、公平競爭法三方面著手,平抑物價。
她建議,民署未來修改街市條例時,完善進場、進場機制、做好經營規管,以競投方式進行檔位經營權的取得,並要求競投者不能同時兼營批發,只能從事街市零售;同時,取消世襲制、一定年期將檔位重新公開競投,設扣分制度處罰違規經營的檔販,促使街市攤販良性競爭,薄利多銷,同時透過消保法、公平競爭法一拼出台,改善攤販間聯合抬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