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70415號
2017年04月15日
星期六
寧夏銀川:業餘足球聯賽11年「蛻變」
2017-04-15
【新華社銀川消息】(記者何晨陽)每年春天,一場持續7個多月的足球聯賽就會在寧夏銀川市如期打響。不管是白領、公務員,還是個體戶、進城務工者,因比賽結緣的各種職業者,在拼搶、流汗中孕育友誼的同時傳遞對足球的熱愛。這場被稱為銀川市業餘足球聯賽的比賽,今年已邁入第11個年頭。
第11次參賽的王慶成今年是聯達駕校隊的隊長,他的「主業」是一家物流公司負責人,在他看來,雖然球隊贊助商幾乎年年變化,球隊隊員也在不斷更替,但大家對足球的熱情卻日益高漲。
「2007年業餘聯賽剛開始時,踢球的人並不多,因為沒有正規賽事,一些足球愛好者主要在外踢野球,球場上的一些不文明行為讓人對踢球者有偏見。」王慶成說,聯賽開始後足球愛好者們有了歸屬感,踢球越來越正規,場上不文明行為也逐漸減少。
業餘聯賽主辦方之一的銀川市足協秘書長金志宏說,業餘聯賽舉辦11年來,7000餘名球員直接參與其中,數萬名群眾間接參與,目前銀川市有各類球隊超過300支,直接參與踢球的人員超過1萬人,內蒙古、陜西等一些城市的球隊也前來借鑒學習,有力撬動了西北城市的足球熱情。
「聯賽每週一輪15場比賽,本年度要進行30輪比賽,舉辦、保障這麼大規模的比賽並非易事,一個細節考慮不到就可能影響全局。」金志宏說,11年間經歷了很多困難與挫折,他們最大的動力是對足球的熱愛和執著。通過堅守,主辦方也將這種熱愛和執著傳遞給了更多足球愛好者,現在一年的比賽剛結束,一些球隊就開始諮詢來年的報名事宜。
在王慶成看來,人性化的聯賽規程是吸引眾多球友參賽的原因之一。「聯賽規程幾乎每年都會微調,這些調整都是吸納各隊意見建議的結果,如依據年齡分組,以前是以30歲劃線,後來發現以此劃線30歲至38歲年齡段的球員很難得到上場機會,後來通過大家呼籲,以38歲為分組年齡。」王慶成說,踢業餘比賽圖的就是健康快樂,能吸納大家意見不斷完善相關規則,自然會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上場是球員、下場就回到工作崗位成職員,這要求參賽者幾乎零傷病才能適應兩個角色的無縫切換。金志宏說,聯賽規程中明確要求「不允許鏟球」,對一些可能造成傷病的大幅度動作也做了相應規範,組委會還為球員統一購買意外傷害險,盡可能保護參賽者。
幾十支球隊「耗費」7個多月爭奪的冠軍,獎金也只有5000元,這甚至還沒有一些球隊拉來的贊助多,但這絲毫不影響場上球員的積極拼搶。「幾乎每年的比賽都會有相關領域的領導出席,不少媒體也對比賽予以關注報道,在聚光燈般的關注中,不少球員在業餘足球圈內逐漸知名,與幾千元比起來,球友們更看重身體的愉悅和精神獎勵。」金志宏說。
「一個人參與業餘足球聯賽,至少能帶動一到兩名家屬甚至更多親戚朋友來關注足球運動,這種帶動作用不容小覷。」銀川業餘足球聯賽主辦方之一市體育總會秘書長丁曉晶說,只要有群眾基礎,業餘足球聯賽就將繼續辦下去,下一步,若能將沿黃城市的業餘聯賽串聯起來搞一個沿黃城市業餘足球杯賽,可能會在更大區域內提升足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