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1120號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馬雲:互聯網金融要走普惠金融路線
2016-11-20
【中新社上海11月19日電】(繆璐 鄭瑩瑩)2016外灘國際金融峰會19日在上海舉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出席其分論壇『消費大金融的未來』時表示,互聯網金融要走普惠金融路線,不然『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以螞蟻金服為例,馬雲說:『螞蟻金服的核心思想是把數據風控、獲得數據、處理數據等能力,特別是信用能力,必須進行普惠,跟其他所有的金融公司共享,祗有這樣,才有可能讓螞蟻(金服)成為真正的普惠,促進整個社會的進步。』
那什麼是普惠金融呢?具體來講,『就是解決了‘八二理論’』,馬雲認為,原來傳統經濟過程中解決『二八』,就是金融機構祗要服務好20%的大型企業和機構,能够帶動80%的成長。這也是過去30年中國的做法。
而普惠金融要解決的,則是『八二理論』,即如何支持80%沒有得到支持的中小企業、消費者。所以『二八』和『八二』,在馬雲看來,『就是普惠,你普及的是20%的人還是80%的人』。
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CEO梁信軍進一步指出,『普惠金融的本質是風險可平衡、可計量,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當然普惠金融也存在著一些本質的問題,『比如量很大,此外它不符合傳統金融的放貸標準。還存在一些是有貨物,但是因其流動性,無法進行質押。這些按照傳統是不符合信貸標準的』。
因此,在互聯網環境下,梁信軍建議,『要運用互聯網的技術手段,使得對這些人的信用評級,信用評價評估變得可行,把他的需求釋放出來。當然反過來的話,也促進了他們的發展』。
自2014年全國兩會,『互聯網金融』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開始,中國便興起了一股互聯網金融熱,不少互聯網金融公司如雨後春笋般出現。但這些並不能成為嚴格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
而普惠也是其判斷的標準之一,馬雲說:『數據、信用體系、基於大數據的風控體系這三大要素,是判斷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標準。這三個要素,有了未必做得好,但沒有,肯定做不好。』
所謂『數據』,其關鍵『在於豐富度』。馬雲指出,要有社交,也要有電商,也要跟電商似乎毫無關係的數據。『數據的豐富度、廣度、厚度極其關鍵,沒有數據做互聯網金融,我認為是胡說八道』。
所謂『信用體系』,便是要解決普惠的80%,而這個信用體系必須基於數據,跟傳統的信用體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沒有信用體系的建設,幾乎沒辦法做到兩三分鐘放貸款。所謂『基於大數據的風控體系』,馬雲表示,要與基於IT的風控體系相區別。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與會人員對消費大金融的未來也有不同的期待。梁信軍表示,消費金融、互聯網金融今後的趨勢,會跟線下實體和線下產業能力更加緊密結合。今後O2O會誕生出更加健康、更低成本、用戶界面更友好的新型金融形態。
黑石集團大中華區主席及高級董事總經理張利平則認為,中國的金融消費市場前景廣闊,它的前景取決于中國金融消費信用系統的完善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