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1017號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航天員景海鵬陳冬亮相
2016-10-17
【香港中通社10月1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余木)10月17日7點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發射升空,即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對接。
10月16日上午,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與記者見面會上,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帥氣亮相。進入太空後,他們將在軌駐留33天,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任務。
在見面會上,景海鵬說,航天員是我的職業,太空飛行是我的事業,也是我的本職工作,更是我崇高的追求和使命。雖然這項工作充滿挑戰,充滿風險,乃至危險。說句心裡話,朋友們,我非常熱愛,我非常喜歡甚至非常享受我的工作。他說,這一次有幸第三次出征太空,我要感謝我的祖國和人民,感謝萬千航天科技工作者,感謝他們的付出和托舉,我決心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當好一名航天員。
據悉,整個飛行任務期間,他們將在軌完成飛行器操控、在軌試驗、健康保障、生活照料、科普及展示活動等生活和工作任務。
這次他們在軌飛行時間將長達33天,本身就是一個精彩看點。據悉,飛行期間航天員將實行每周6天、每天8小時的工作制,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被問及在太空休息日如何安排時,陳冬說,這是我第一次執行飛行任務,我想一定會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刻,多看看窗外的美景,看看美麗的地球和我的祖國,也會做一些地面上不太好做的事,再就是可以看看家人和戰友的照片,聽聽音樂,寫寫日記,現在想想好像有點迫不及待了,這次任務安排得比較多,時間也比較緊,我們肯定也會抽出一部分業餘時間進行前期的工作總結和下一步的工作準備。總之就是要細致工作,健康生活,享受失重。
有關在軌試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介紹說,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後,將開展多項在軌的試驗,比如,首次開展中國航天飛行中的醫學超聲檢查,可以實時檢測航天員心肺功能;他們將參與多項應用載荷技術試驗,更換空間材料制備樣品,進行太空植物栽培試驗等;還將開展在軌維修操作,進行人機協同驗證。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體飛行期間,還將開展科普項目。比如,隨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太空的,還有香港中學生太空科技設計大賽的3個獲獎項目,即“太空養蠶”“雙擺實驗”以及“水膜反應”,航天員將在軌完成這些實驗,幫助中小學生認識了解微重力環境中事物的狀態變化。
此外,航天員還將開展多項展示性的活動,比如“太空日記”“家書載夢”“挑戰不可能”等。
兩名航天員在軌飛行33天,隨著飛行時間的增加,太空失重環境對人體帶來的不利影響會越來越大。對此,武平表示將從醫監醫保、失重生理效應防護、營養健康保障、心理支持四個方面採取措施保障他們健康生活、高效工作。據悉,這次任務首次建立起天地遠程醫療支持系統,通過天地協同會診,來解決航天員的在軌“看病”問題。
談及營養健康方面。武平說,這次任務進一步豐富了航天食品,種類有近百種,食譜周期達到5天,膳食結構更加科學;同時還考慮了個性化需求,增強了食品感官接受性,任務期經過了航天員的試吃,他們還是比較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