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60817號
2016年08月17日
星期三
陳明金轟特區土地管理亂象疑點重重 致使居民強烈不信任政府
2016-08-17
【本報訊】議員陳明金、施家倫、宋碧琪總結今個立法會期工作,先後批評政府土地的透明度不足、公帑使用不夠謹慎、立法進度未如理想等。其中,陳明金就近一連串關於土地的問題,包括路環疊石塘山百米高樓、益隆炮竹廠換地、南灣湖CD區十多幅土地上月底到期批評政府,避而不答,認為政府應澄清。施家倫批評社會文化司,公帑使用與政府收緊財政開支政策背道而馳。宋碧琪批評,政府每年立法進度跟不上,令立法會工作積壓,促提升立法質量及訂好立法年度計劃。
三位議員的議員辦事處今個立法會期共接獲四千八百六十一宗市民求助個案,其中諮詢有三千六百九十二宗,需要持續跟進的有一千一百六十九宗。主要涉及房屋事務、法律諮詢、民政民生、投訴、家庭團聚、勞資事務等,個案中增長最大是“民政民生”。
三位議員各就不同範疇工作,對政府作出批評。陳明金就政府土地政策作出重點批評。他指,路環疊石塘山百米高樓、益隆炮竹廠換地、南灣湖CD區十多幅土地上月底到期批評政府,避而不答,疑點重重。一系列的土地管理亂象,社會質疑“黑箱作業”、存在“利益輸送”,使居民對政府施政產生強烈的不信任。
譴責為官者濫用手中權為他人謀利
他譴責,為官者,不將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利用手中的權力,為他人謀利,踐踏公共利益。由於一些舊官員不作為、亂作為、甚至違法作為,留下不少“爛攤子”,似乎是只要離開官位就可以事不關己。這種為官之道,存在體制上的缺失,應該從制度的源頭彌補。他促請政府,增加土地管理透明度,除了按照新《土地法》的規定,進行土地批給、利用,同時要完善地籍資訊網,一些早年批出、批地合同未在網絡公開,應主動公開,建立公開的土地資料庫。
官員揮霍公帑打造個人政績
耗資三十八億元的北安碼頭終告落成,可是造價由最初五點八億元,膨脹六倍。社文司又計劃斥資三億元改建大賽車博物館,陳明日批評,北安碼頭用了大筆公帑,建了拆、拆了建,終於驗收通過,結果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卻是如何利用好這個“大白象”工程?官員到底有無思前顧後?施家倫批評,政府在重大工程開支方面出現了重大問題,公帑使用與政府收緊財政開支政策背道而馳,尤其社文司。指責官員不能靠揮霍公帑打造個人政績。
二零一五年原訂六項立法提案項目,至今提交四項,執行率為六成七,僅有一項完成立法,其餘三項仍在審議中;今年原訂八項立法提案項目,至今僅提交兩項,執行率為兩成半。宋碧琪指,下一會期,將是本屆立法會的最後一個會期,如果大量法案不能按時提交,積壓下來將令立法會承受重大的工作壓力,能否應付成疑,或將增加法案成為廢案的機會,令人擔憂。
對於立法滯後無序,規劃執行率低等問題,她希望政府,可在進一步優化現有每年立法計劃的基礎上,將完成立法工作的成效與績效管理制度相結合。提升規劃力、執行力和溝通力。各部門申報立法項目時不應該太隨意,不是為了應付社會訴求而先將項目提到規劃里應付了事,做好前期論證和可行性研究,提出的每一個立法項目皆必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完整性及可行性,由統籌部門做初步審查再申報到規劃里,避免招致閉門造車而引起社會反彈拖延法案提交的進程。同時,應該加強主管部門的主導性。把每年立、改、廢的立法任務具體化,不僅要重視新法律的制定,更要重視法律清理和法典檢視、立法修改、立法補充和法律廢止,要使法律的立、改、廢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努力從制度上程序上消除部門立法的弊端,穩定立法數量,提高立法品質,完善立法程序,改進立法技術,優化立法結構,實現立法與經濟社會、立法與體制改革、立法與解決居民實際問題的全面協調的科學發展。
另外,就議員唐曉晴向立法會提出要求解釋《新土地法》,陳明金認為,《新土地法》剛通過幾年,屬嚴謹的法律,如果需要修改,也需要社會共識和透過小組會收集社會意見。
距離今屆任期尚餘一年,明年三人會否繼續組隊參選?陳明白表示,未有決定。